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幾家歡喜幾家愁?近期,多家血液制品企業披露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
2024年,上海萊士、天壇生物、派林生物、衛光生物實現營收凈利雙增。此外,從營收來看,華蘭生物、博雅生物、博暉創新分別同比下滑18.02%、18.53%、34.58%;從歸母凈利潤來看,華蘭生物同比下滑26.57%,不過博暉創新已成功扭虧為盈,實現歸母凈利潤0.09億元。
進入2025年一季度,多家血液制品企業出現業績反轉。營收上,天壇生物、華蘭生物、博雅生物延續增長;但衛光生物、上海萊士、派林生物卻分別出現0.57%、2.45%、14%的下滑。利潤層面,僅華蘭生物實現19.62%的增長,上海萊士、天壇生物等五家企業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其中,單季度創收10億元以上的上海萊士和天壇生物,業績規模處于第一梯隊,但期內歸母凈利潤降幅卻分別高達25.2%、22.9%。天壇生物將歸母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歸咎為“產品價格下降減少的利潤大于銷量增長增加的利潤?!?/p>
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醫院渠道的血液制品價格主要受政策采購等影響;院外市場的價格主要受供需變化等情況產生波動。今年以來,產品價格較2024年前三季度有降低趨勢。不過長期來看,外延并購和品種開拓是血液制品企業的發展主線。隨著多項收并購事件持續落地,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p>
供需變局下的2024:業績分化明顯
血液制品是從健康人血液、血漿或特異免疫人血漿中分離、提純或由重組DNA技術制備的,用于治療和預防的蛋白或細胞組分的統稱,主要有免疫球蛋白類、白蛋白類、和凝血因子類等三大類產品。
總體來看,血液制品市場需求在2024年保持穩定增長。具體到各個產品,經歷一輪快速增長期后,免疫球蛋白類市場供需恢復平衡,但臨床端未被滿足的需求較大;隨著進口人血白蛋白供應的快速增長,人血白蛋白市場競爭加大;隨著2023版醫保目錄取消了對人纖維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復合物這兩類產品的醫保適應癥限制,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凝血因子類產品市場保持較快增長。
各大血液制品企業的業績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場變化。其中,上海萊士自產白蛋白實現收入14.94億元,同比上漲4.42%;進口白蛋白實現收入36.27億元,同比上漲3.49%;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實現收入16.99億元,同比下降5.91%。
對于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下滑,上海萊士方面解釋,“2023年,公司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銷量不僅包括當年生產的部分,還消化了部分往年庫存。2024年,公司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銷售與血漿供應相匹配,該產品仍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p>
天壇生物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7.58億元,同比上漲18.9%;人血白蛋白實現營業收入25.1億元,同比上漲11.7%。天壇生物也在年報中直言,“公司銷售收入、凈利潤增長,主要受產品銷量增加及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
同期,華蘭生物血液制品收入32.4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74.12%,同比上漲10.91%。其中,人血白蛋白實現營業收入12.29億元,同比上漲16.27%;靜注丙球實現收入9.29億元,同比上漲9.94%。
不過,博雅生物方面也指出,2024 年我國血液制品商業化進程加快,多個產品獲批上市,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同時受進口白蛋白持續增長的影響,行業競爭由弱轉強,部分產品可能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血液制品整體價格呈下滑趨勢,其中纖原價格下降明顯,行業利潤因此有所收窄。
報告期內,博雅生物多款產品營收下滑。其中,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實現營業收入3.91億元,同比下降12%;人血白蛋白實現營業收入4.03億元,同比下降7.94%;人纖維蛋白原實現營業收入4.08億元,同比下降2.65%。同期,博暉創新人血白蛋白營收也下滑19%至2.43億元;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營收2.61億元,同比下降23.91%。
一季度業績“變臉”:供需與價格博弈
步入2025年一季度,市場分化延續且競爭進一步加劇,多家企業業績“變臉”。其中,派林生物業績領跌,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同比下滑14%;歸母凈利潤0.89億元,同比下滑26.95%。
對此,派林生物解釋主要受派斯菲科二期產能擴增停產影響,導致產品供應量同比下降,“廣東雙林二期產能擴增預計將于2025年中進行投產,年產能將提升至1500噸,公司年產能合計將超3000噸,將有效保障公司2025年度經營業績實現較好增長,同時滿足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
同樣出現營收凈利雙降的,還有上海萊士,其營業收入20.06億元,同比下降2.45%;歸母凈利潤5.66億元,同比下降25.2%。盡管上海萊士并未在一季報中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但其在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公司銷售的產品價格相對較為穩定,其中人血白蛋白隨著供需關系的調整,終端價格略有變化?!?/p>
價格,或是影響血液制品企業今年一季度業績的主因。天壇生物在2025年一季報中直言,“產品價格下降減少的利潤大于銷量增長增加的利潤,使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降幅22.90%?!?/p>
日前,天壇生物方面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進一步指出,血液制品價格隨市場供需變化等情況產生波動,受進口白蛋白占比增加、帶量采購等多項因素影響。2025年截至目前,血液制品市場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產品價格較2024年前三季度降低。
不過,派林生物在年報中預測,從全球血液制品人均使用量和銷售價格來看,歐美發達國家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類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和人均使用量遠遠高于我國,未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提高,銷售價格和人均使用量有望持續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關稅事件也引發了業內對血制品未來價格波動的討論。湘財證券研報分析,在當下進口關稅增加政策下,進口人血白蛋白廠商利潤被壓縮,而目前國內仍有剛需性市場,進口廠商可能采取提高產品價格的措施,相應的,國產產品也存在漲價預期。
漿站資源爭奪戰:行業整合加速
血液制品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國家自2001年5月起沒有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對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實行總量控制,目前國內正常經營的血液制品企業不足30 家,行業進入壁壘高。
同時,國家對單采血漿站的設立和管理有著嚴格的規定,單采血漿站只能由血液制品企業設立,實行“一對一”的供漿關系,單采血漿站設立要求符合相應的設置規劃,在一個采漿區域內只能設置一個單采血漿站。
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上游的單采血漿站的數量和質量是血液制品企業發展的核心因素。生產企業牌照資源稀缺,外延并購對于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內血制品行業收并購事件持續落地,行業集中度有進一步提升趨勢。
2024年內,天壇生物下屬成都蓉生以1.85億美元總金額完成中原瑞德100%股權的收購,公司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產企業,新增 5 個在營單采血漿站,年采漿量增加百余噸;派林生物通過戰略重組派斯菲科和與新疆德源進行戰略合作,公司產品數量合計達到11個,漿站數量合計達到38個。
2025年以來,上海萊士披露收購南岳生物100%股權事項,獲得湖南省內唯一血液制品企業及9家在營單采血漿站。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海萊士將在湖南省擁有11家單采血漿站及 1 家分站。
博雅生物也在2025年一季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合并營業收入5.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9.49%,主要系并購綠十字所致。其中母公司血液制品業務經營穩定,營業收入 4.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2%,主要系白蛋白、靜丙銷量增長。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以及行業自身發展,國內血液制品行業整合大勢所趨,漿站資源豐富的龍頭、研發能力強、血漿利用率高的企業更具備競爭優勢,行業內企業將強者愈強。
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達到600億元;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數據統計,預計到2027年我國市場規模將達到780億元,2022年至2027年復合增長率達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