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基本披露完畢。
2024年以來,資本市場新“國九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落地實施。上交所和深交所修改ST和退市規則,對分紅和財務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從2025年1月1日起執行。在監管引導下,上市公司積極分紅回購,持續加大股東回報。
據21數讀×南財快訊統計,截至4月30日10時,A股共有540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報,3645家上市公司擬進行現金分紅,占比約為67.48%;預計分紅總規模達1.65萬億元。A股2024年度累計分紅規模突破2.3萬億元。
各家上市公司分紅情況如何?哪些公司掏出“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21數讀×南財快訊帶你全景速覽A股2024年年報現金分紅情況。
金融、石油石化行業年報分紅金額居前
分行業來看,銀行、非銀金融、石油石化板塊的年報分紅金額居前,分別為3733億元、1097億元、107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銀行板塊42家上市公司全部參與年報現金分紅。此外,交通運輸、石油石化板塊公司分紅積極性較高。
源達信息研報指出,處于成熟期的行業分紅意愿較高?,F金流穩定的成熟行業如公用事業、銀行、傳統能源、交運等行業,這些行業盈利波動小,業務增長趨緩,資本開支下降,冗余現金通過分紅回饋股東更高效,可持續分紅能力強。
28家公司派出百億“大紅包”
多家頭部公司狂撒“紅包雨”。從現金分紅金額看,合計226家上市公司派現金額超過10億元,28家公司派現金額超過百億元。其中,工商銀行年報現金分紅587億元,排名第一;中國移動緊隨其后,分紅金額為536億元;建設銀行位列第三,分紅金額為515億元。招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貴州茅臺、中國海油分紅金額均超300億元。
現金分紅金額超過100億元的公司中,中國神華分紅比例最高,為76.53%;美的集團、貴州茅臺、中國移動等13家公司的分紅比例也超過了30%。
從2024年已宣告年度累計分紅總額來看,截至目前,A股市場合計有3747家公司現金分紅,宣告總金額超2.34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中國移動、建設銀行三家公司2024年已宣告累計分紅金額均超千億元。年度累計分紅總額排名前十公司中,除招商銀行,其他9家公司均達成年內兩次現金分紅。
3645家已披露現金分紅方案的公司中,每股股利超過0.1元的上市公司有2594家,超過0.2元的有1663家,超過0.5元的有543家,超過1元的有160家。貴州茅臺派息力度最大,每股股利高達27.624元。
近期A股市場呈現出分紅與回購增持齊頭并進的態勢。數據顯示,僅在4月7日至24日短短兩周多時間里,A股市場共有194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回購計劃,這些計劃的回購金額上限累計高達615億元,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回購金額上限超過10億元。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楊德龍表示,企業通過回購增持穩定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又通過現金分紅回饋股東,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這種綜合性的舉措,表明了上市公司在復雜環境下的積極應對策略,以及對自身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念,也為整個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10家公司股息率超10%
從股息率來看,以4月29日收盤價計算,612家公司2024年報股息率超3%。其中,股息率超6%的公司達73家,美盈森、東方雨虹、冀中能源等10家公司股息率超10%。
股息率分子端代表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現金流及資產結構等;通常高股息公司具有穩定現金流,能支撐高股利分紅。分母端則體現估值水平,企業估值越低,股息率越高。
不過,上市公司需要關注盈利增長和分紅持續性,確保自由現金流覆蓋分紅,避免借貸分紅,忽高忽低的分紅損害可信度。僅有股息率不足以驅動市值,需疊加盈利增長(填權)和估值提升。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