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譚海燕 廣州報道
“五一”假期,廣東文旅市場又要火了。
今年“五一”假期,鐵路部門運輸期限為4月29日至5月6日,共計8天。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同比增長4.9%,客流最高峰為5月1日。從鐵路12306車票預售情況來看:廣州和深圳共同上榜熱門出發與熱門到達城市。
實際上,在4月29日當天,廣鐵集團客流增長就迎來了首波高峰,當日發送旅客185.6萬人次,較前一日增加35萬人次。如此高“流量”背后,預計將撬動經濟“增量”。從居高不下的交通熱度可以看到,以廣深為首的兩大交通樞紐匯聚人流、物流,讓大家盡情“吃在廣東”“游在廣東”“買在廣東”。
廣東成“五一”熱門目的地
美團旅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五一’假期出游”相關搜索熱度同比激增326%。出行需求旺盛成為今年我國“五一”假期的顯著特點。
廣東是“五一”的熱門目的地。從鐵路客流來看,4月30日,進入“五一”假期鐵路運輸第二天,廣鐵預計發送旅客256.7萬人次,同比增加35.9萬人次。其中,廣州南站預計發送旅客37.2萬人次,深圳北站預計發送旅客26.9萬人次,長沙南站預計發送旅客20.9萬人次。
為滿足旅客假期出行需求,鐵路部門根據客流需求和車票預售、候補購票情況,靈活動態安排運力投放。
4月30日,廣鐵集團計劃開行旅客列車3480列,同比增長8.6%。其中加開旅客列車392列,同比增長9.5%。4月30日夜間至5月1日凌晨加開夜間高鐵125列,主要加開的方向為廣州、深圳前開往長沙、南昌,長沙開往上海、張家界等。
民航運輸方面,據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在中國民航局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內航線方面,“五一”期間的民航客源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間的骨干航線,截至4月27日,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間以及北京與深圳、成都間的航線旅客訂票量最高。
“五一”假期疊加廣交會,隨著客商商務出行增加,以及“五一”假期家庭出境游逐漸升溫,白云機場客流呈現“進出兩旺”場景,國際及地區旅客、中轉旅客客流增幅明顯。據白云邊檢站預測,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白云機場口岸或現多時段客流高峰。預計假期口岸日均客流量約為5萬人次、峰值或將超過5.3萬人次。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活力澎湃
隨著“軌道上的大灣區”鋪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為區域內旅游出行注入動力。以串聯內地城市與港澳的“黃金通道”——廣深港高鐵為例,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深圳鐵路獲悉,截至今年4月28日,廣深港高鐵跨境客流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其中,1月31日單日客流峰值達13.6萬人次。
廣深港高鐵作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動脈,正以“高鐵+旅游”模式深度激活區域文旅消費,成為撬動經濟活力的“黃金引擎”。
據悉,從去年以來,廣深港高鐵通過新增直達城市、加密車次、優化站點布局,高鐵網絡將大灣區核心城市無縫串聯,打造“一小時生活圈”,形成“上午嘆早茶,中午維港游,晚上賞燈光秀”的“一程多站”旅游模式,催生出“軌道上的文旅經濟帶”。
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廣深港高鐵運送跨境旅客達1000.2萬人次,單日客運量最高峰達13.6萬人次。其中,客流主要以深圳、廣州地區為主,分別占比36.3%、34.1%,周末自由行客流量同比激增16.7%。香港發往內地旅客達490.9萬人次,4月17日為單日發送旅客最高峰達7.9萬人次;內地發往香港旅客達509.3萬人次,2月2日為單日發送旅客最高峰達7.9萬人次。
文旅火熱,消費市場更有活力。越來越像一個“圈”的粵港澳大灣區也吸引了境外游客“吃在廣東”“游在廣東”“買在廣東”。第137屆廣交會舉行期間,境外采購商“攻占”廣州各大商場成為一大景觀。
來廣東“淘寶”背后折射出城市的經濟活力。4月27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第二期圓滿收官,截至27日,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24372名境外采購商到會,創同期歷史新高。
就在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還發布了《關于加快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包括優化簽證和通關政策、推進航旅深度融合、豐富入境游產品供給、完善入境旅游綜合服務、加強融合宣傳和精準營銷、提升文旅場所開放管理水平六方面內容,共提出23條舉措,提出推動廣東入境客流轉化為消費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