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ETF近兩月“吸金”超580億元 南向資金還有多少增量?

2025年04月30日 20:49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易妍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流入6000多億港元,ETF資金是主要推手之一。

僅看最近兩個月,據中金公司研究部統計,內地可投港股ETF的資金凈流入在3月創下234億元的紀錄后,4月更是接近350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一季度,公募主動偏股基金也在增持港股,港股配置比例創下近五年新高。

從行業偏好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主動偏股基金正在加大對港股新經濟的配置力度,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泡泡瑪特等港股公司獲得公募基金“團寵”。

接下來,南向資金流入空間有多大?港股科技資產又將如何演繹?

港股ETF持續凈流入

4月以來,港股震蕩調整,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月內跌幅分別超過4%、5%。但資金持續借道ETF流入港股市場。

據Wind統計,截至4月29日,本月以來,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景順長城港股科技50ETF分別獲得81.64億元、42.55億元、39.86億元、33.70億元凈流入資金,在跨境ETF區間凈流入額排行榜上分列前四名。

拉長時間看,港股ETF的“吸金”規模依舊領先。2025年1月1日—4月29日,共有兩只跨境ETF的“吸金”規模超過百億元,均為港股ETF,分別是: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其區間凈流入額達到216.42億元、122.75億元。

緊隨其后的是,景順長城科技50ETF、易方達恒生科技ETF、摩根港股紅利指數ETF,分別獲得74.79億元、39.66億元、36.71億元凈流入資金。

從基金份額變化看,截至4月29日,上述5只ETF的基金份額較去年末分別增長了78.80%、127.55%、98.93%、43.34%、60.65%。

港股ETF受到青睞,與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及港股自身的性價比相關。”格上基金研究員焦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她分析,首先,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手筆買入港股,反映出境內投資者對港股盈利增長的認可。其次,港股當前市盈率(PE)較A股及美股存在顯著折價,疊加H股盈利修復預期(如科技龍頭AI等)及高股息資產(如紅利指數成分股)的防御屬性,吸引了大量資金通過ETF布局。

事實上,在本輪南向資金大舉流入的過程中,ETF資金正是重要的增量來源。

來自中金公司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今年以來南向累計流入6040.8億港元,已經相當于去年全年凈流入規模的四分之三(2024年全年流入8078.7億港元),日均流入82.8億港元,約為去年的2.4倍。

其中,“ETF資金的流入非常強勁。內地可投港股ETF在3月累計資金凈流入規模達到234.3億元,創月度歷史新高。一季度南向大幅流入的背后可能存在許多個人或機構投資者通過被動基金配置的身影。4月,港股ETF凈流入規模更是達到了接近350億元。”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

從持倉市值看,港股ETF持有港股市值從去年四季度的981.9億元提升了近55%,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511.3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港股ETF整體規模達到1789.9億元,較2024年四季度末的1234.4億元增長了45%

不過,后續港股ETF能否持續凈流入仍需觀察。

中金公司研究部認為,個人與其他交易型的流入受情緒與趨勢的驅動很強,歷史上也多次出現“追漲殺跌”的情況,因此較難準確測算后續港股ETF的資金情況。

主動偏股基金加倉港股

結合剛剛披露完畢的公募基金一季報看,主動偏股基金也為港股市場貢獻了增量資金。

據中信建投金工及基金研究團隊統計,繼2024年明顯加倉港股之后,2025年一季度,可投資港股的主動偏股基金進一步加強港股配置,相比去年四季度末港股倉位提升5.2個百分點,港股配置比例超過30%,達到近五年新高。

同時,來自中金公司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主動偏股基金的港股持倉達到4084億人民幣,較去年四季度增長了26.5%,升幅超過指數漲幅,持倉占比也從上一季度的25.9%升至30.8%。

不過,中金公司研究團隊指出,一季度南向資金大幅流入的過程中,主動權益公募基金并非主力。“一季度,公募持倉占南向整體4.25萬億人民幣的持倉比例,從去年四季度的14.6%提升0.7個百分點至15.3%,但主動權益基金占比卻依然維持在9.6%,并未發生明顯變化。”該團隊分析。

從增持方向看,今年一季度,主動偏股基金在港股市場主要增持了以電商互聯網、制藥與生物科技、媒體娛樂為代表的新經濟。

個股方面,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小米集團-W、泡泡瑪特等獲得較多增持。

據中信建投證券統計,相較去年末,今年一季度,主動偏股基金持有上述5只港股的市值分別增加了224.38億元、223.16億元、149.54億元、70.98億元、43.57億元。

同時,持有上述港股的基金數量也在增加。例如,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207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泡泡瑪特,其中,有96只基金為新進重倉,并以主動權益基金為主。

絕對持倉方面,據中信建投證券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動偏股基金重倉持有騰訊控股的市值達到682.55億元,后者取代寧德時代成為主動偏股基金第一大重倉股;重倉持有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的市值分別達到335.85億元、203.72億元,這32個股分別為主動偏股基金第四大、第九大重倉股。

相比之下,主動偏股基金減持較多的港股,包括美團-W、中國海洋石油等。

南向增量可期

經歷了4月的調整,接下來,港股將如何演繹?

焦冰認為,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聚焦“科技+紅利”策略,顯示內資對港股低估值資產的信心。外資存量持股邊際影響力下降。關稅落地后,港股當前處于“技術革命+制度紅利+資金重構”的多重驅動周期。

往后看,短期內地緣政治與匯率波動下,或壓制外資流入港股市場的意愿。另外,港股財報密集披露期后,業績超預期的個股或成為市場修復主力,而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主題股可能持續調整。”她指出。

增量方面,據中金公司測算,后續,年內相對確定的南向增量約為2000億—3000億港元,全年累計流入8000億—10000億港元左右。

其中,主動偏股基金后續空間約750億—1500億港元;險資部分,假設權益占其資金比例提升至15%,且港股占權益比例提升至20%,同樣考慮新增保費,預計年內有望帶來約1500億—2000億港元的增量資金。

中金公司提醒,當市場過于強調(南向)定價權來支撐樂觀觀點時,可能意味著情緒已經相對亢奮。

從配置層面看,展望二季度,港股科技資產仍然是基金經理一致看好的方向

在嘉實港股互聯網產業核心資產基金經理王貴重看來,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港股逐步復蘇,到今年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科技市場,其中有過硬的基本面和較低的估值兩部分原因。南下資金成為此輪主力買入的資金來源,而全球的長線資金仍然在觀望之中。

王貴重認為,今年宏觀的大主線是“復蘇”。科技在AI的催化下疊加了更多非線性增長的可能。我們在組合中持續看好AI、智駕、先進制造,即使年初至今股價已有所表現,但它們仍是全球科技資產中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長城港股通價值精選多策略基金經理曲少杰則表示,二季度繼續看好港股科技互聯網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港股科技互聯網行業政策較為友好,企業業績出現向上趨勢,未來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會開啟中國科技互聯網企業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曲少杰也看好新興消費的增長潛力。

不過,融通中證港股通科技基金經理何博分析,港股科技板塊前期積累了一定漲幅,短期市場波動可能有所放大。

不過,從長線維度看,她堅定看好港股科技資產配置價值。“以港股通科技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塊在本輪行情中顯著占優,港股匯聚AI時代的核心資產,AI應用、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方向是本輪行情主要載體,中國科技力量正在全面崛起。”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AV元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电影日本在线 | 色婷婷亚洲五月之色五月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