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醫生肖某被妻子實名舉報婚內出軌多人事件中,當事人之一董某瑩曾就讀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4+4”培養項目(以下簡稱“4+4”項目)引發爭議。通過“4+4”項目,非醫學本科畢業生,只要再學習四年,就有機會拿到醫學博士學位。
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4+4”培養項目的全稱是“4+4”臨床醫學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項目,2019年正式開始招生。我國除了八年制本博貫通培養制度以外,還在探索其他的臨床醫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都面向非醫學專業本科生開展“4+4”項目,但招生限制在理工科專業。為了吸收各類有志于從醫的人才,北京協和醫學院“4+4”項目面向所有非醫學專業本科生,這是借鑒了美國醫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經驗。
其實,作為一項人才培養改革試點,“4+4”項目有一定價值。傳統的八年制醫學教育招生只面向對社會未有深刻理解的高中畢業生,很多學生是聽從家長的建議才報考醫學院校,在學醫意愿上并不清晰和堅定。“4+4”項目給了非醫學專業但立志從醫的本科生一個機會。同時,美國經驗表明,并非只有生物學類專業甚至只有理工類專業學生才適合從醫,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中,同樣存在醫學“苗子”。在培養環節,“4+4”項目的醫學教育占4年,其實也只比傳統的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的醫學教育少了一年半。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的前兩年半,學生接受的是通識教育。
在入口處廣納人才,關鍵是要在后續培養過程中把好關,嚴格考核并分流不合格學生。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4+4”項目在招生考試上,設置初審和復試兩個階段。初審為考生申請和資料審核階段。復試首先利用專門的題庫組織考試,再組織多站迷你面試和專家面試。在醫學基礎教育階段結束時,設置類似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一階段考試(Step1)的臨床準入資格考試。通過臨床準入資格考試,進入臨床醫學教育階段學習。在見習階段結束時,學生參加國家臨床醫學專業水平測試。通過測試后,進入實習階段學習。在臨床醫學實習結束時,學生參加畢業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和客觀結構化(OSCE)綜合臨床能力測試。
但是,此次“4+4”項目面臨的問題,意味著其還存在有待完善之處。比如,“4+4”項目仍需進一步強化學生畢業進入醫療機構后的技能監測和培訓。更重要的是,在嚴格公平公正考核的同時,更應該加強“4+4”項目招生、培養、畢業環節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