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組成員:
研究員:黃桂煊 薛茹云 唐曜華 陳子卉
數據分析師:張稆方
數據來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南財理財通
編者按:《機警理財日報》作為南財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南財理財通的金牌理財專欄,目前細分了現金、純固收、固收+期權、固收+權益、混合、權益、衍生品七大類,已實現對銀行理財市場的每日追蹤。為了進一步反映銀行理財行業發展現狀,南財理財通課題組特開設銀行理財月報獨家專題,力求及時準確研判理財行業趨勢、洞悉理財產品表現,以期為銀行理財行業轉型發展帶來參考價值。
本期,南財理財通課題組發布5月份銀行理財行業運作報告,對理財產品破凈情況、新發情況、到期情況和存續情況進行分析。
注:取數日為2025年6月3日,截至5月31日數據。
摘要:
破凈情況:理財產品破凈率再創近年來新低,5月末低至0.71%。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理財產品破凈率均出現下滑。短期固收類產品破凈率有所上升,1~3個月、1個月以內期限公募固收類產品破凈率環比略升。其他投資周期公募固收類產品破凈率環比下降。大部分理財公司公募固收類產品破凈率環比下降或者繼續保持0破凈率。
新發情況:2025年5月,32家理財公司合計發行了1,806只理財產品,環比跌超15%,或主要受“五一”假期休假影響。值得注意的是,5月新發產品向長期限靠攏,1年以上期限比重環比提高了1.24個百分點。發行規模方面,光大理財旗下產品成為5月理財公司吸金榜黑馬。產品定價方面,1月以內期限產品定價跌至2.14%,預計將走向1%時代。3年以上期限產品定價跌破2.5%,產品發行方主要來自中郵理財,旗下公募產品平均定價僅為2.35%。
到期情況:2025年5月理財公司合計有836只(按登記編碼核算)封閉式人民幣理財產品到期,環比下降17.64%。達標率方面,到期產品綜合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4.32%。固收類產品業績中樞達標率為51.58%,較4月上升了4.81個百分點,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5.76%。1只混合類產品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及中樞。
存續情況:5月上證指數上漲2.09%,股市反彈行情助力權益類理財產品表現,權益類理財產品為今年前5個月表現最好的理財產品,固收類理財產品和混合理財產品收益表現較為接近,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表現最差。投資周期占比方面,5月,3個月以下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繼續上升,其他投資周期占比則繼續環比下降。
破凈率0.71%再創新低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32家理財公司共有23,724只公募理財產品,其中168只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破凈比例為0.71%,環比下降0.25個百分點,再創新低。
5月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理財產品破凈率均出現下滑,其中固收類理財產品破凈率進一步下降0.2個百分點,低至0.25%;混合類理財產品破凈率7.07%,環比下降0.91個百分點;權益類理財產品環比下降4.04個百分點。
從不同投資周期來看,大部分投資周期的公募固收類產品的5月末破凈率環比下滑。少數投資周期比如1~3個月、1月以內公募固收類產品破凈率環比略升。1~2年投資周期的破凈率出現明顯下降。
5月份大部分理財公司公募固收類產品破凈率環比下降或者繼續保持0破凈率,少數理財公司破凈率環比上升,比如匯華理財、杭銀理財、徽銀理財等。破凈率為0 的理財公司有14家,環比4月多了4家。
產品數量: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2025年5月,32家理財公司合計發行了1,806只理財產品(同一產品登記編碼下不同份額合并計算),環比2025年4月的2,192只下降超15%,猜測主要受“五一”假期休假影響。發行數量位居前三的理財公司分別為華夏理財、興銀理財和浦銀理財,發行數量分別為144只、142只和112只。
產品結構:從募集方式看,公募型產品發行數量為1,679只,占比略超九成,為92.9%,私募型產品發行數量為127只。從運作模式看,封閉凈值型產品占比56.5%,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占43.4%。
從投資性質上看,理財公司2025年5月新發產品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產品數量占比超過95%,達到96.8%,與4月份基本持平。混合類產品發行數量達到46只,權益類新發產品有1只,為華夏理財指數策略產品“天工日開理財產品20號(中誠信股東回報優選指數)”。
從風險等級上看,二級(中低風險)新發產品為理財公司發行主力,占比達到74.9%,一級(低風險)新發產品占比20.1%,兩者合計占比95%,三級(中風險)及三級以上風險等級產品占比5%,中高風險等級產品仍占比較低。
產品期限:5月理財公司產品投資周期向長期限靠攏,1年以上期限產品占比環比提高了1.24個百分點,其中2~3年期限產品環比提高了65個基點。不過,從期限類型占比看,短期限產品仍占大頭,6~12個月期限占比最高,超過25%,1月以內期限產品占比次之,為21.6%。
發行規模:在剔除884只未披露規模數據的產品份額后,5月份理財公司產品合計募集資金2,454.60億元,產品募集規模均值為2.66億元,環比上月的4.47億元有明顯回落。
單品表現:在理財公司5月新發公募產品吸金榜中,有5家理財公司產品上榜,四只產品募集規模超過50億元。光大理財成為5月理財公司吸金榜黑馬,旗下產品“陽光金豐利623期”奪得募集規模榜單冠軍,達到80億元,吸金規模遙遙領先。該產品于5月20日成立,主要采用“固收+非標”的策略,不投資權益類資產,投資周期為441天。在產品募集火爆的情況下,管理人及時調高了募集規模上限,從原來的70億元調整到81億元。
常居冠軍寶座的信銀理財產品包攬第二名到第五名,產品均來自“安盈象固收穩利十四個月封閉式”系列,同時旗下共富共創系列產品也入圍前十。此外,平安理財旗下產品“穩健添利封閉第22期”5月募集規模也較為可觀,達到29.01億元,排名第七位。
產品定價:除1~3月期限產品定價持平、3~6月期限產品定價略有上行外,其余期限產品定價均有所下滑,其中1月以內期限產品定價下滑了8個基點,短期限產品定價預計將走向1時代。3年以上期限產品定價倒掛嚴重,平均業績基準跌破2.5%,低于3~6月、6~12月、1~2年、2~3年期限產品平均定價水平。從具體產品來看,3年以上期限產品普遍來自中郵理財,中郵理財發行的3年以上期限公募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僅為2.35%。
1~2年期限產品到期數量占比超三成
產品數量:據南財理財通數據,2025年5月,31家理財公司合計有836只(按登記編碼核算)封閉式人民幣理財產品到期,環比下降17.64%。分投資性質看,固收類產品、混合類產品和權益類產品分別有820只、12只和4只。分募集方式看,公募型產品數量占比為80.3%,私募型產品占比為19.7%。興銀理財、平安理財、中郵理財到期產品數量位居前三,分別為55只、49只和48只。
產品期限:分投資期限看,1~2年期限產品數量占比最高,為32.5%;其次為6~12個月期限產品,占比30%,到期251只。1~2年期限產品數量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環比上升8.4個百分點。
固收類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85.76%,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2.89%
因到期產品中掛鉤型產品數量較少,課題組主要對固定報價型產品和區間報價型產品進行分析(區間報價型產品取業績區間上下限均值作為比較基準中樞)。
在有披露到期凈值的644只封閉式到期公募人民幣產品(按登記編碼核算)中,固收類產品有632只,混合類產品有12只。該批產品綜合業績中樞達標率為50.78%,綜合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4.32%。
在固定收益類產品中,326只產品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中樞,占比51.58%,較4月上升了4.81個百分點,業績下限達標率為85.76%。分期限看,6個月以內期限產品下限達標率在90%以上,其中1~3個月期限樣本產品下限達標率最高,為100%,其次為3~6個月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98.84%。3年以上期限產品業績下限達標率為0%。混合類產品樣本數量較少,1只產品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及中樞。
從到期產品業績水平看,固定收益類封閉式人民幣公募產品年化收益率均值為2.89%,混合類產品為2.11%。
固定收益類產品中,1~2年期限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最高,為3.32%,其次是3年以上期限產品,為3.31%。到期的混合類封閉式人民幣公募產品有12只。其中,僅有農銀理財“農銀同心·靈瓏優選配置第2期理財產品(優享)”達標,到期年化收益率3.14%。
從機構情況看,理財公司整體達標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收益能力與客戶預期管理能力。在5月到期封閉式固定收益類人民幣公募產品(按登記編碼計算)中,徽銀理財、渤銀理財、寧銀理財等10家機構產品實現100%業績下限達標。此外,還有12家機構5月達標率也在80%及以上。
在5月理財公司封閉式公募理財到期兌付榜單中(注:同系列產品僅取一只,投資幣種為人民幣),6家理財公司產品上榜。光大理財、杭銀理財、渝農商理財、南銀理財、中郵理財、徽銀理財產品上榜。
今年前5個月權益類產品表現最佳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5月末,32家理財公司共有27,163只存續理財產品(以產品登記編碼為準,包含公募、私募產品)。其中,固收類理財產品占比92.41%,混合類產品占比5.4%,權益類產品占比0.56%,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占比1.56%。固收類理財產品占比繼續環比略上升,混合類、權益類產品繼續環比略下降。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占比不變。
5月開放式理財產品占比繼續提高,占54.04%,環比上升0.68個百分點。封閉式理財產品占比相應下降。
截至5月末,存續理財產品數量最多的是信銀理財,共2,033只存續理財產品;興銀理財位列第二,有1,936只;招銀理財以1,845只位列第三。
5月,3個月以下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繼續上升,尤其1月以內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環比上升0.51個百分點至20.7%。1~3個月投資周期理財產品占比環比上升0.13個百分點。其他投資周期占比則繼續環比下降。
5月,上證指數上漲2.09%,股市反彈行情助力權益類理財產品表現,權益類理財產品為今年前5個月表現最好的理財產品,前5個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88%。固收類理財產品和混合理財產品收益表現較為接近,今年前5個月平均凈值增長率分別為0.99%、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表現最差,前5個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54%。
從不同投資周期業績來看,1年以內投資周期固收類產品依然呈現投資周期越長收益越高的特點,但1年以上投資周期,則呈現投資周期越長收益越低的特點。混合類理財產品今年前5個月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投資周期為3年以上,其次是1個月以內投資周期。
不同理財公司固收類產品表現方面,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公募固收類產品收益最高的是徽銀理財,前5個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21%。其次是杭銀理財,前5個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2%。南銀理財以1.17%位列第三。
混合類理財產品表現方面,前5個月平均回報位列第一的是寧銀理財,今年前5個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54%;信銀理財以2.28%位列第二;興銀理財以1.77%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