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半年拿地超5000億元,錢從哪來?

2025年07月01日 21:01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唐韶葵
土地“量縮價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韶葵 上海報道  今年以來,房企拿地投資信心有所回暖,不過僅限于熱點城市與核心板塊。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5065.5億元,同比增長33.3%,增幅較上月擴大4.5個百分點。當然,這是在過去一年房企投資基數走低的基礎上統計所得。整體來看,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積仍在縮量;不過,在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增加帶動下,300城土地出讓金同比明顯增長。

行業仍處調整期,從今年上半年投資拿地增速所釋放的信號可以看出,房企趨于謹慎的心態與尋求投資機遇的挑戰意愿并存。在行業政策頻發的背景下,房企過往的投資開發模式也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沖擊與重塑。

央國企仍是拿地主流

中指院數據顯示,當前拿地企業仍以央國企為主體,TOP10拿地企業中有8家為央國企,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部分優質民企亦保持投資力度,濱江集團躋身拿地金額前十,邦泰集團、大華集團等進入前二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央企、國企(含混合所有制企業)拿地有以下兩大趨勢:

首先,在熱點城市大手筆投資、單宗地塊金額高等已成為這些企業拿地的主要特征。比如,保利發展以899億元登頂上半年全國投資拿地榜首,排名第二的綠城在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進入拿地金額前十,杭州、蘇州兩地位列前三。而中建東孚僅以81.95億元拿了上海一宗地,便成為上半年在上海投資第二大房企,第一仍然是保利發展。

相比之下,濱江、興耀房產、大華集團、嘉和興地產等民企主要聚焦之前深耕的區域補充土儲。

其次,央企、國企加碼核心城市的動作較為頻繁。比如,招商蛇口在京、滬、寧、蓉四城拿地金額均躋身前十,其中南京居首。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中海在南京江北新區率先降價去化(消化庫存),以便于投資調倉。剛在南京聯手當地城投拿地的一家房企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通過仔細研判,南京的投資機會也是有的,相比上海、杭州的投資熱度,南京某些區域仍然有置換需求。他認為,“南京房子的居住價值大于資產價值,而部分熱點城市,已經出現資產價值高于居住價值的趨勢。”

土地市場分化

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土拍市場呈現“縮量價漲”的結構分化特征,全國土地市場1~5月購置費同比下降7.1%。從該機構測算的100個核心城市來看,住宅土地成交1136宗,同比下降10.6%,住宅土地成交金額5223億元,同比增長22.0%。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指出,土地市場呈現分化特征,來自以下兩大因素的影響:

其一,核心城市新房市場顯現筑底信號,增加房企拿地的信心。其二,國家高品質“好房子”新規范的落地,助力住宅產品迭代升級,產品創新空間大幅提升,舒適度、科技感都有明顯提升,部分贈送面積指標的調整,增加了項目的性價比,這些均能激發改善需求的釋放。不少二線城市去化良好的項目,都是四代宅概念的產品。這些房子最大的特征除了品質外,就是得房率明顯提升。

他認為,房地產市場已經調整四年左右,市場風險進一步出清,品牌房企的化解債務工作推進明顯,逐漸恢復了再投資的能力,頭部房企以及區域深耕的民企拿地積極性提高,但是焦點聚集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塊上,這也是成交樓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自2024年9月份以來,國家大力救市舉措不斷,給予了樓市信心,今年再度出臺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政策,購房者的信心也在修復。

2025上半年,杭州賣地收入全國第一,北京第二,上海第三。這三座城市成為上半年房企投資焦點。公開信息顯示,6月,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個城市均拍出高總價地塊。其中,中建二局旗下房地產業務平臺公司中建玖合以75億元摘得北京通州區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地塊。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2025年上半年,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共計1470億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業拿地金額888.0億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422.0億元,位居第三。

除了一貫的熱點城市投資思維之外,房企投資拿地選擇的區域也能看出市場分化。

以杭州為例,6月底兩場土拍彰顯了一座城市土地出讓的市場分化。6月24日,杭州出讓臨平區東湖新城和錢塘區的三宗地塊,均底價成交,總價僅為11億余元。拿地以聯合體房企及本地房企為主,知名房企集體“玩消失”。到了6月27日,杭州繼續推出核心區6宗地,包括錢江世紀城、運河新城、未來科技城等,遭遇房企“哄搶”,最終平均溢價率超過30%。甚至連在土拍市場消失了一個多月的濱江集團也重新返場,發力連續拿下蕭山區蜀山單元和錢江新城二期地塊,耗資約43.68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土地市場分化倒逼房企加深對城市與區域樓市的重新審視與研判。審慎投資之外,以“好房子”標準打造產品已成為行業新趨勢。

錢從哪來?

土地“量縮價漲”,房企拿地的錢從何而來?

在受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受制于杠桿等金融工具的運用,房企拿地資金主要來源于自有資金,即銷售回款。

那么,那些在熱點城市激烈拿地的央企、國企,上半年的銷售業績如何呢?

中指院數據顯示,上半年房企銷售仍在明顯調整,整體呈前高后低態勢。2025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同比下降11.8%,降幅較1~5月擴大1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銷售額降幅縮小,二季度銷售額降幅擴大。不過,也有部分房企銷售表現較為亮眼,如越秀、建發、華發、象嶼地產等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0%左右,中國金茂等一些企業增長20%左右,廈門國貿地產、中國中鐵等增長超過了30%。

宋紅衛認為,房企銷售增長也得益于豪宅產品的熱銷,稀缺性的豪宅產品具有穿越周期、較好保值的功能,部分高凈值家庭已開始做優化資產配置的工作,如賣掉幾套二手房,置換一套新房。而核心區域土地是稀缺的,數量有限。“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豪宅‘日光’的重要原因。”

公開信息顯示,保利發展(899億元)、綠城中國(831億元)、中國金茂(749億元)新增貨值分列前三。

不過,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也提醒道,樓市的傳統淡季即將到來,與此同時,盡管房企化債提速,但融資環境仍然受限。換言之,下半年房企銷售仍然面臨壓力。他認為,如果宏觀層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樓市,再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的話,房企銷售降幅或將改善。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Av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天天综合来吧来吧久久精品 | 婷定香花五月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