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佳英 廣州報道
7月1日起,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必須按要求掃藥品追溯碼后方可進行醫?;鸾Y算。
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的“電子身份證”,若同一碼被多次掃碼銷售,可能存在假藥、回流藥等問題。根據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7月1日后,無碼藥品將暫入“無碼庫”,仍可醫保結算;但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必須全量上傳追溯碼,無碼藥品醫保不再報銷。
國家醫保局提示消費者,若掃碼“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則說明此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在實地走訪多家連鎖藥房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現行監管措施主要針對的是惡意套取醫保基金等違法行為。亦有藥師表示:“主要是監管藥店,店里隨時都要監管。大企業都會使用追溯系統,偏遠地區或小藥店違規成本高。(消費者)只要在正規藥店憑處方合規購藥并開具正規票據,不會產生問題。”
7月1日起,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必須按要求掃藥品追溯碼后方可進行醫?;鸾Y算。
全流程追溯時代來臨
自7月1日起,全國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醫保藥品時,必須完整記錄藥品從購進到使用的全流程信息,嚴格執行"應采盡采、依碼結算、依碼支付"的操作標準。
藥品追溯碼即將全面重塑我國醫保藥品管理生態。國家醫保局近日動態顯示,藥品追溯碼采集和應用將成為2025年醫?;鸸芾韺m椪蔚暮诵娜蝿?。
早在2025年3月,國家醫保局聯合四部門就已印發《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明確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對各級銷售包裝單元進行準確賦碼,確保每個追溯碼的唯一性。同時,醫藥機構需將采集的追溯碼信息同步上傳至全國醫保信息平臺和藥品追溯系統。
藥品追溯碼的獨特設計是其發揮監管效用的關鍵。據國家醫保局介紹,追溯碼具有兩大核心特征:首先是唯一性,每盒藥品都擁有專屬的“身份證”,就像公民身份證號碼一樣不可復制;其次是精細化管理,追溯碼覆蓋至藥品的“最小包裝單元”,確保每個獨立包裝的生產流通路徑都可精準追溯。
據其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有超過350家藥耗生產、流通企業對接平臺,上傳及下載本企業產品的追溯信息,同時有近8000家藥耗生產、流通企業咨詢追溯信息上傳查詢相關情況,并積極籌備對接上傳工作。
政策實施將采取分步推進策略。2025年7月1日起,新采購藥品必須掃碼才能進行醫保結算,而對現存的無碼藥品則設立過渡性的“無碼庫”管理。到2026年1月1日,所有醫藥機構必須實現追溯碼全量采集,屆時我國將建立起完整的藥品追溯閉環。
在實際操作層面,追溯碼正在成為遏制醫保欺詐的利器。
在探訪線下藥店時,多位連鎖藥房藥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一個藥品,它就是有一個固定的唯一的碼。不可能每個店不掃,查出來罰店也罰得很嚴重的?!?一藥一碼的管理追溯機制重點打擊騙保行為,包括參保人將醫保藥品低價轉售他人、藥店二次銷售藥品以及串換銷售行為。例如,如零售藥店向參保人銷售洗衣粉、化妝品等生活用品或非醫保支付藥品,并套用為醫保藥品進行結算,以達到非法套刷醫?;鸬哪康?。
一藥一碼的管理追溯機制重點打擊騙保行為,包括參保人將醫保藥品低價轉售他人、藥店二次銷售藥品以及串換銷售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實施也考慮了現實操作的靈活性。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院內制劑、必須拆零發放的藥品以及零散注射針劑等,目前暫時沒有要求使用追溯碼。
怎么掃?怎么用?
通過一個小小的藥品追溯碼,消費者不僅能驗證藥品流通銷售情況,更能憑此成為維護自身權益的關鍵證據。
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最終銷售掃碼的記錄。國家醫保局提示消費者,通過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藥品追溯信息查詢”功能,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如結果顯示“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且確為本人購買,則說明此藥品合法合規;如并非本人購買,“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或顯示“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則說明此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如何將追溯碼轉化為維權利器?國家醫保局給出具體操作指南,第一步認準追溯碼,拒絕購買無碼、損碼藥品。第二步現場監督掃碼,確保藥房人員當場掃碼入庫,數據實時上傳至國家數據庫;第三步留存銷售憑證,購藥小票是索賠關鍵證據,務必妥善保管;第四步養成驗碼習慣,購買后及時二次驗證,避免成為“回流藥”受害者;最后依法主張賠償以及銷毀空盒信息,服藥后務必損毀追溯碼,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
現行法律為消費者提供有力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生產假藥、劣藥或者明知是假藥、劣藥仍然銷售、使用的受害人或者其近親屬除請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請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則對欺詐行為設定三倍賠償,最低500元。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隨著追溯體系的完善,其帶來的數據紅利正在顯現。貴州信邦制藥負責人曾透露:“企業原本的追溯機制有一部分靠人力來實現,銷售人員需要對接不同的地區,逐個了解產品從生產到流通的情況,消耗不少人力和時間成本?!痹撠撠熑吮硎?,接入國家追溯平臺后,企業渠道管理成本預計下降20%,運營效率提升30%以上。
新里程也在互動平臺回應,其旗下醫院已實現電子票據、醫保碼全流程及藥品追溯碼應用。業內認為,隨著藥品追溯碼的全面應用,醫藥流通領域的數字新生態將被構建。隨著藥品追溯碼的廣泛應用,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配合飛行檢查對行業亂象的整頓,藥店行業生態有望更健康、更合規,統籌政策在此基礎上有望更平穩落地。
在此背景下,藥品追溯碼的全面應用或正是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