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四類”行為專項整治|營商環境周報

2025年07月02日 09:45   21綜合   劉智,王藝
金融監管總局等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三部門整治政府采購違規,黑龍江推行“信用代證”改革,四川降低物流成本,北京經開區推出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


時政要聞

金融監管總局等兩部門:未來五年基本建成高質量綜合普惠金融體系,強化民營企業信貸支持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優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鞏固提升普惠信貸體系和能力、加強普惠保險體系建設、組織保障等方面出發,提出六部分16條措施。

《實施方案》強調,實現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供給多層次、多樣化的普惠金融服務,持續提升覆蓋面和可得性,推動降低綜合成本,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實施方案》明確,未來五年基本建成高質量綜合普惠金融體系,普惠金融促進共同富裕邁上新臺階。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優化,普惠信貸體系鞏固完善,普惠保險體系逐步健全。

《實施方案》提出,要優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普惠金融機構體系,完善縣鄉村金融服務。要鞏固提升普惠信貸體系和能力,完善普惠信貸管理體系,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服務質效,加強“三農”領域信貸供給,加大脫貧地區和特定群體信貸幫扶力度,強化民營企業信貸支持。要加強普惠保險體系建設,推進保險公司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豐富普惠保險產品供給,提供優質普惠保險服務,強化普惠保險監管政策引領。


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四類”行為專項整治,包括設置差別歧視條款、供應商圍標串標等

近日,財政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將針對采購人設置差別歧視條款、代理機構亂收費、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供應商圍標串標等“四類”違法違規行為開展專項整治,以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市場秩序,鞏固拓展前期整治成果。專項整治工作自2025年6月開始,至2026年1月底結束。

《通知》明確,今年政府采購領域整治重點內容依舊聚焦“四類”違規違法行為。如采購人傾斜照顧本地企業,指向特定供應商或特定產品,以供應商注冊地、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股權結構、投資者國別、經營年限、經營規模、財務指標等不合理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歧視待遇;代理機構違規收費、逾期退還保證金;供應商提供虛假的檢測報告、認證證書、合同業績、中小企業聲明函等材料謀取中標;供應商投標文件相互混裝、異常一致,投標保證金從同一賬戶轉出,委托同一單位或個人編制投標文件、辦理投標事宜等惡意串通行為。

《通知》明確,中央以及省市縣四級財政部門將分別對開展本級政府采購業務的代理機構實施檢查,嚴格履行行政檢查審批程序,實行代理機構分級分類檢查制度。財政部將選取北京、內蒙古、廣東、廣西等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2家代理機構進行檢查,相關省級財政部門不再對其進行重復檢查。省級財政部門按照篩選標準,匯總形成本轄區代理機構檢查名單,對于同時符合兩類以上篩選標準的代理機構不作重復統計。此階段工作將于6月30日前完成。

 

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構建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制度,更好幫助信用主體高效便捷重塑信用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進一步完善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制度,更好幫助信用主體高效便捷重塑信用。針對信用修復難點堵點問題,《實施方案》提出十項重點任務。

一是統一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明確“信用中國”網站集中公示各類公共信用信息。二是完善失信信息分類標準,將失信信息分為“輕微、一般、嚴重”三類,并明確相應公示期限。三是明確信用修復申請渠道,“信用中國”網站接受各類需信用主體主動提出的信用修復申請,各地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線下服務窗口。四是簡化信用修復申請材料,鼓勵行業主管部門通過本部門信息系統直接獲取證明材料。五是壓實信用修復辦理責任,按照“誰認定、誰修復”原則開展修復工作。六是明確信用修復辦理期限,一般應當自收到信用修復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反饋修復結果。七是同步更新信用修復結果,依法依規解除相應失信懲戒措施。八是健全異議申訴處理機制,及時處理異議申訴。九是協同推動破產重整、破產和解企業高效修復信用,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和后續發展。十是規范征信機構使用信用信息行為,強化征信業務全流程數據質量管控,提升數據準確性、及時性。

《實施方案》強調,各有關部門要做好信用修復相關制度規定立改廢釋工作,按照“信用中國”網站數據標準建設完善本部門信息系統,定期核實信用修復結果準確性。要加強對信用修復工作的統籌協調,按照“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在受理辦理、更新反饋、異議處理等工作中強化部門協同,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力度,不斷提升信用修復工作質效。

 

地方行動

四川:出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20條舉措,到2027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降至13.7%左右

近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圍繞提升綜合運輸組織效率、推進現代物流產業建圈強鏈、健全完善物流樞紐和通道網絡、培育發展物流新質生產力、強化政策支持五個方面提出20條舉措。

《方案》明確到2027年,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占比力爭分別提高至3.5%、32%左右,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不低于15%,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7%左右。

《方案》分類提出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物流降成本舉措,并重點強調加快多式聯運創新發展“促融合”。其中明確,要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創新試點,推動省內主要港口和鐵路堆場互用、水運箱和鐵路箱互用直提,打造多式聯運精品路線。

《方案》明確,協同推進現代物流產業建圈強鏈。針對四川特色產業,實施“新三樣”物流提升工程,包括開展“構建動力鋰電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強國試點,支持新能源汽車“鐵路快速通關”和“抵港直裝”等。建立全省統一調度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行模式。

《方案》在健全完善物流樞紐和通道網絡方面,提出要優化物流樞紐設施布局,探索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綜合開發利用;補齊物流通道網絡短板,加快貫通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提升川東北鐵路通道能級,推動向西開放鐵路通道建設,實施“暢通一條江”航運振興發展行動;支持探索“產業集群+物流樞紐”協同發展模式,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

《方案》在培育發展物流新質生產力方面,提出將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制定通道網、物流網、數聯網三網融合發展規劃,建設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務平臺等。

 

黑龍江:全面推行“信用代證”改革,建立“報告互認、異地申請、立等取證”的全新服務模式

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信用賦能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牽動作用,以解決企業開具無違法違規證明“難、繁、久”問題為突破口,制發《黑龍江省經營主體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經營主體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實施方案(試行)》,依托數字政府建設底座支撐,在全省范圍實施用專項信用報告代替有無違法違規證明(信用代證)改革,實現“一份信用報告代替一摞證明”的突破性創新。2024年12月“信用代證”改革實施以來,已累計為全省961家經營主體出具專項信用報告2295份,替代傳統無違法違規證明42816份。

減少經營主體負擔,提升辦事便利度。“信用代證”服務上線信用中國(黑龍江)、黑龍江政務服務網和龍易辦APP,并深度融入全省“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體系,創新推出“信用代證一件事”集成化服務。以往經營主體開具無違法違規證明,需輾轉多地、耗時1至2個月,如今只需輕點鼠標,5分鐘內即可獲取覆蓋多領域的權威信用報告,徹底告別“多頭跑斷腿、反復開證明”,真正實現“數據全聯通,辦事零等待”。

減少基層政府部門負擔,打通證明辦理“末梢梗阻”。“信用代證”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整合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將分散的行政證明轉化為標準化、權威性的專項信用報告,為實現“一份信用報告代替一摞證明”提供堅實支撐。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通過“雙公示”等信用信息歸集渠道,加強信用信息數據治理,不斷升級完善服務功能,為“信用代證”出具歸集有關信用信息78.69萬余條,自動核查有無違法違規信息,實現信息歸集、核查、報告出具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無需基層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現場受理、書面人工查詢,極大減輕了基層工作負擔。

建立跨省互認機制,推動一份報告多地通用。為解決異地經營主體辦理證明事項難等問題,黑龍江省持續擴大跨區域信用合作版圖,主動與廣東、吉林、遼寧、山東等省對接,鼓勵各城市積極探索“信用代證”跨省域互認。建立“報告互認、異地申請、立等取證”的全新服務模式,經營主體在進行企業融資、并購重組、招投標等跨區域經營活動時,無需往返各地區、各行業主管部門開具證明,大大簡化了辦事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目前,伊春市與廣東省茂名市、佳木斯市與吉林省長春市和遼寧省沈陽市、雙鴨山市與山東省濟南市已完成簽署合作協議,推行“信用代證”報告跨區域制度性互認。

下一步,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局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和國家關于全面推行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優化完善“信用代證”改革舉措,打破信用信息區域壁壘,暢通信用數據要素流通渠道,持續擴展“信用代證”應用領域和應用場景,不斷完善信用信息共享互認機制,強化跨區域信用協同治理,為推動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貢獻力量。

 

典型案例

北京經開區:推出科創類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最高風險補償比例提高至50%

近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出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銀行合作開展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該方案規定最高貸款額度達3000萬元,風險補償比例提高至50%,并創新引入銀擔分險機制,著力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也是全北京市首個聚焦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補償政策。

《實施方案》具有政策支持范圍更精準、補償力度加大、引入銀擔分險業務、總負債控制更有效四大亮點。

在政策支持方面,《實施方案》在經開區風險補償政策基礎上,結合科技創新型企業全生命成長周期的實際需求,將支持企業調整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范圍,貸款規模上限也由1000萬元提高至3000萬元,對應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支持力度更大,有效促進銀行信貸向經開區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傾斜。切實提高合作銀行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進一步增強合作銀行對該類企業的信貸信心,讓合作銀行機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持續為經開區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更多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

在補償力度方面,該政策依托風險補償形式,針對經開區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合作銀行備案的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項目,補償比例由該筆不良貸款本金余額的30%(基礎風險補償比例)、40%(有效期內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提高10個百分點補償),提高至50%。

此外,《實施方案》還引入了銀擔分險業務下的風險補償模式,實現了風險責任政府資金兜底,還有效解決了銀行機構開展科技創新型企業授信的后顧之憂,有助于打開銀擔分險合作突破口,加大鼓勵銀行機構與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開展合作。據了解,北京市銀擔分險業務中的風險分擔比例按照“2:8”模式執行,即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省級擔保、再擔保基金(機構)共同承擔80%,銀行機構承擔不低于20%。具體來說,政策將通過風險補償機制對銀擔分險業務發放的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等多種貸款項目,由經開區補償原本由銀行自擔的20%。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 孕妇动漫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在线亚洲一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