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 施詩、李依農 天津、上海報道
在全球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著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展現出不錯的韌性與動能。
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在接受南方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得益于去年底以來政策的有力轉向與持續發力,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延續強勁增長勢頭,二季度雖有分化跡象,但高頻數據依然顯示出消費、投資與出口的穩健表現。
房東明還指出,中國資產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已重新受到全球投資者關注,當前A股和港股估值仍處于折價區間,不管從基本面還是全球配置的角度看,都具備“回到歷史平均水平,甚至出現溢價”的可能性。在他看來,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和市場信心修復,中國資本市場有望成為國際資金多元配置下的重要增量市場。
期待更多消費和需求領域政策出臺
全球財經連線:我們現在處于年中階段,是否可以請你回顧一下上半年中國經濟的情況?
房東明:中國經濟第一季度數據還是很亮眼的。這也是在去年第四季度,特別是九月份,政策轉型和刺激的大背景下,整個經濟的動能還是非常強勁。
到第二季度就有一定的分化,特別是關稅帶來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我們看到比較高頻的數據,五月份總體仍相對較有韌性。不管在消費方面,還是投資、出口,都有一些比較好的數據。
相對而言,還有一些價格下行的壓力。我們期待不管是經濟自身的動能,還是在政策面方面,在二季度都有更多的推動。
全球財經連線:你還期待下半年有更多的政策嗎?
房東明:其實政策的邏輯蠻清晰的。如果不夠就加;如果自身的動能已經修復得不錯,那也不需要再繼續加碼。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投資者信心,以及全球的不確定因素,包括關稅,以及最近有一些局部地區的不確定因素,對石油方面的需求造成了一些影響。
總體而言,我們期待還是在消費、需求方面,政策上能夠有更多關注。
全球財經連線:我們看到瑞銀上調了GDP增長的預測,主要出于怎樣的考量?
房東明:我們內部也有很多的討論。今年是特別難做預測的一年,比如把關稅放在某一個位置作為變量,那整個經濟的模型,包括企業的盈利,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的經濟團隊也是順應此前關稅的升級,做了一個下調。
因此,當有一些好的信號和結果出現的時候,我們就相應上調。
中國股市仍存在很大上漲空間
全球財經連線:在經濟韌性比較足的情況下,A股的表現也還不錯,近期滬指創下了年內新高。怎么看A股近期的表現?
房東明:中國的資產在過去,特別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已經受到很多全球投資者的關注。今年而言,可能是港股或者說中概股先行。A股方面,不管其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其實對投資者來說也有很多的吸引力。
我們希望,隨著基本面和政策的不斷跟進,在外部條件相對穩定的大環境下,A股無論是從估值角度,還是從投資者的關注度來看,都會持續提升。我覺得從中長期來看,中國A股也越來越能夠代表整個中國經濟的動能。
雖然我們進入了一個中速發展的長周期,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優質的企業可能會更受到投資者關注,其估值也可能會更高。我對指數的上漲還是有期待的。
全球財經連線:對全球投資者而言,中國股市意味著什么?
房東明:看各類的投資者,中長線的投資者可能會受到一些地緣政治的影響,他們更希望看到一個中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和經濟增長。而另外一些偏交易型的投資者,則更加關注高頻的信息以及整個市場的流動性。這類投資者在中國股票市場中,不管是從價值發現還是流動性提供的角度,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所以說,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但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盡管近年來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配置比例依然偏低。因此我們認為,這里依然存在很大的上漲空間。
投資者對中國股市信心增強
全球財經連線:此前有觀點指出,中國資產估值偏低。現在估值是否已回到正常水平?
房東明:要看具體情況。港股相對來講已經有了一定的調整,基本上接近歷史平均的估值。但無論是從整體的MSCI中國指數,還是A股市場來看,其實仍然存在高單位數的折價——無論是相對于自身歷史估值水平,還是與MSCI全球等更廣泛市場的估值相比,仍有10%到15%的折價。
所以說,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即便只是回到歷史平均水平,仍然是有上漲空間的。我也認為,如果中國經濟的動能持續,再加上全球分散美元資產的趨勢,中國資產不僅有可能回到歷史均值水平,甚至有可能開始出現一定的溢價。
全球財經連線:有觀點稱,國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信心強于國內投資者。你怎么看?
房東明:要看時段。其實我們看到,特別是在這一輪貿易戰以及我們對此的應對中,中國的機構投資者變得越來越團結,也更加有信心。確實在去年或者前年,一些投資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分化,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我們看到中國的機構投資者信心在不斷增強。
海外投資者方面,有一些仍處于觀望階段,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但總體而言,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投資者,市場情緒整體還是比較積極的。
全球財經連線: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
房東明:過去十年里,投資美國資產、投資美國股市的回報相對來說都是跑贏全球平均水平的。因此,全球投資者普遍對美國或美元資產呈現出相對高配的狀態。
在目前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并不是說不再持有這些資產,而是更加注重分散持有。也就是說,在大類資產配置上,不論是歐洲股市、中國股市,還是像黃金這樣的其他資產,甚至包括一些非標的資產,都是投資者用于分散風險、優化投資組合的重要選擇。其中,中國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選項。
全球財經連線:你對金價的預測是多少?
房東明:我個人認為,在不確定因素很大的環境下,黃金的上漲空間仍然很大。在這方面,我持中長期看好態度。
不光是黃金,還有其他一些貨幣的走勢也都與美元密切相關。而從美元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美國國債的增長,還是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以及政策層面上的一些不確定性,都會進一步推動市場對替代貨幣和價值儲存手段的需求。
港股估值有很強吸引力
全球財經連線:港股今年表現不錯,跑贏了很多市場。哪些因素驅動了港股這一輪的上漲?
房東明:原動力還是整個港股,或者說是中國資產在香港交易的相對估值,有很強的吸引力。疊加全球美元資產需要進行分散投資的情況下,港幣由于與美元掛鉤,帶來了很多積極因素。
同時,在這一輪上漲之前,大多數中國優質企業如果同時在香港和內地上市,其實在香港市場是有一個估值折價的。所以我們看到南下資金,越來越多地參與香港市場,獲得了一定的定價權。對于同一家流動性更好、國際化程度更高、但估值較低的公司來說,肯定是何樂不為。
這也是香港資產或港股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現在由于流動性的提升和投資者關注度增加,甚至一些優質企業已經出現了溢價。我認為這是一個中長期的趨勢。港股作為國際化資本市場,很有可能不只是消除折價,甚至會出現溢價。
全球財經連線:港股IPO也呈現復蘇的趨勢。你怎么看待這一趨勢?
房東明:在此次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港交所非常受歡迎。很多新興企業和創業者都非常關注各種融資渠道。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的上市平臺,提供了多樣化的融資渠道,順應了新經濟的發展需求,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
全球財經連線:從港股來看,今年的人工智能、新消費、生物醫藥都表現不錯。怎么看待這些板塊?
房東明:我覺得這些板塊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熱點。在美國相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實際上受到了很大的關注。我認為這些領域還會繼續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投資者關注中國政策持續性
全球財經連線:如何展望下半年的中國資本市場?
房東明:下半年還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為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目前關稅似乎還處于90天的審議階段,但很多資本市場已經做出了調整。下半年無論關稅談判進展到什么程度,我覺得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和解,而是一個中長期的博弈過程。
除此之外,美聯儲的利率走勢以及中國各方面的刺激政策,都會引導我們下半年經濟和股市的發展。
全球財經連線:除關稅之外,我們還要警惕哪些風險?
房東明:對中國經濟來說,海外投資者仍然非常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修復以及需求端的情況。不管是需求和消費的主要數據,還是相關的CPI、PPI等價格指數,都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領域。同時,也存在一些帶有不確定性的熱點問題。
因此,我們依然期待經濟動能逐漸顯現。此外,政策的持續性和配套措施也是投資者非常關注的重點。
全球財經連線:我們期待下半年投資者可以有更多的收獲。
房東明:非常期待,今年很可能是中國資產的大年。
策劃:趙海建
監制:施詩
編輯:和佳
記者:施詩 李依農
拍攝:施詩
制作:李群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