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 吳佳楠 深圳報道
深圳是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集聚地,擁有眾多高潛力企業,一直以來,深圳高度重視培育上市公司。
7月2日,《龍華區促進上市培育服務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發布,提出圍繞龍華區“1+2+3”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完善上市培育服務體系,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并購重組支持力度,推進“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
龍華區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新“國九條”發布以來,深圳市各區發布的第一個上市培育政策,以進一步提振企業家發展信心,更好利用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自去年新“國九條”文件印發后,深圳持續鼓勵耐心資本、發展“大膽資本”,聚焦上市公司全鏈條培育,多效并舉構建更加完備有效的企業上市培育機制,推進“科技+產業+金融”循環發展。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家企業完成IPO,新股發行市場明顯回暖,其中共有4家企業來自深圳,首發募集資金達39.1億元。在深圳培育上市公司的服務措施推動下,涉及新能源、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多家深企正排隊敲鐘,有望成為躋身資本市場的“明星”寵兒。
上半年4家深企掛牌上市
隨著上半年收官,A股IPO數據正式出爐。今年上半年,IPO節奏維持平穩增長態勢。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51家公司上市,合計募資373.55億元,同比增長約15%。
上市的新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上半年,A股新股發行和募集資金額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首發上市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和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
其中,深圳在今年上半年共有4家企業正式登陸A股。從這些上市深企所處行業看,多涉及新能源、影像科技、半導體、光伏儲能等新興產業領域,科技含量高,研發投入多,所處行業快速發展。
影石創新科創板上市募資19.38億元,是今年上半年A股的第三大IPO,成為“智能影像第一股”。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影石創新的營收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65.25%。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數據顯示,影石創新2023年以67.2%的市場占有率持續領跑,在全景相機領域已連續六年霸榜全球第一。作為技術驅動型的企業,截至2024年,影石創新累計獲得授權專利約900項,研發投入占營收近14%。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呈協同發展趨勢,深企優優綠能在今年成為資本市場主營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第一股。作為新能源基建領域的“隱形冠軍”,2024 年,優優綠能的研發費用率達到 7.31%,這一數據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光伏產業經歷周期性波動后,橫跨光伏與儲能產業的首航新能也在上半年迎來IPO的關鍵節點,當天股價上漲244.49%,市值達到167.6億元。根據國際知名機構Wood Mackenzie數據,2023年首航新能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位列第十名。
矽電股份則是半導體測試設備領域的頭部玩家,是中國大陸首家實現產業化應用的12英寸晶圓探針臺設備廠商,打破了海外的長期壟斷。企業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代表了自主創新浪潮下,資本市場對深企技術創新的深度認同。
隨著4家深企掛牌A股亮相,截至目前,深圳A股上市公司數量來到425家。可以看到的是,持續的創新投入和優質的技術產品,更容易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加之上市帶來的快速融資助力,深圳科技型企業或將開啟規模擴大的加速模式。
完善企業上市服務生態
資本市場青睞深圳企業的背后,不僅僅是企業創新基因的發力,更有城市圍繞具有科技硬實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上市企業培育服務生態的加碼。
去年11月以來,聚焦全鏈條培育深圳上市企業,深圳從早期投資、培育上市、并購重組等重點環節,常態化開展“三大專項行動”,包括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星耀鵬城”上市培育行動、產業并購重組提速行動。
其中,在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中,深圳提出吸引集聚“大膽資本”“耐心資本”“國際資本”“產業資本”,構建萬億級政府投資基金群、千億級“20+8”產業基金群、百億級天使母基金和種子基金群。在“星耀鵬城”上市培育行動中,深圳加快企業注冊、備案進程;加強上市后備資源挖掘和梯度培育,已有2820家企業納入擬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約占廣東80%。
在金融扶持方面,深圳提出引導創投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今年3月發布的《深圳市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5—2026)》特別明確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規模以年均15%增長。
就在近日公布的《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中(以下簡稱《意見》),備受關注的金融領域同樣被高頻提及。
《意見》提出推進金融、技術、數據等賦能高質量發展。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據介紹,接下來,前海將聚焦新興金融、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發展壯大耐心資本、大膽資本,優化企業融資環境,更好服務創新創業。
良好的創投環境正是助推深圳科創企業快速成長的密鑰。2024年,深圳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6家、總數達1025家,增量居全國第一、總量居全國第二,創新能力凸顯。
為加速深圳中小企業多層次對接資本市場,今年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正式運營,為深圳優質中小企業提供基礎服務、融資服務和上市培育服務。
當前,不少科技型深企正沖刺IPO,依托深圳持續完善的上市企業培育生態,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近日,深圳大普微提交首發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該公司主要從事數據中心企業級固態硬盤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擁有自主研發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產能力,近3年累計研發費用合計為7.37億元,占累計營業收入比例超36%。
深圳企業榮耀也在今年6月正式提交IPO(首次公開發行)輔導備案申請。市場認為,榮耀或成為繼小米、傳音控股后,中國第三家上市的智能手機巨頭。目前榮耀正押注AI大模型以及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領域,在榮耀發布的阿爾法戰略中,企業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超過100億美元用于AI基礎研究和硬件集成。
榮耀CFO彭求恩談及榮耀上市進展時曾公開表示,公司于2024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已聘用了券商、律所、會計師等,各項籌備工作都在積極開展中,會找合適時機進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