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現資金占用案!兩上市公司接連領罰,董事長被罰200萬

2025年09月15日 19:39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崔文靜,實習生,張長榮
在退市新規強化資金占用類退市情形的背景下,監管部門正以高效執法與嚴厲懲處,堅決遏制大股東資金占用亂象,捍衛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實習生 張長榮 近期,上市公司資金占用問題再度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兩天之內,*ST聆達與陽煤化工先后收到地方證監局開出的百萬級罰單,均涉及違規資金占用及信披遺漏問題。這傳遞出監管部門對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行為“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ST聆達因未披露關聯方占用資金6560萬元、違規對外擔保1.26億元,被大連證監局處以100萬元罰款,相關責任人被罰400萬元;陽煤化工則因控股股東華陽集團非經營性占用資金11.26億元未披露,公司被罰150萬元,控股股東及相關人員被處以690萬元高額罰款。

更值得關注的是,監管處理效率顯著提升。陽煤化工從立案到最終處罰僅用時兩個多月,*ST聆達、ST銀江等案也從立案到告知、決定環節大幅提速,顯示監管“長牙帶刺”已步入“快車道”。

在退市新規強化資金占用類退市情形的背景下,監管部門正以高效執法與嚴厲懲處,堅決遏制大股東資金占用亂象,捍衛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1.26億違規擔保,6560萬關聯占款,信披漏洞不止于此

9月12日,*ST聆達收到大額罰單。這家2010年10月登陸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已經陷入重重危機。

根據大連證監局9月12日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ST聆達存在兩大問題:

其一是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

2023年6月至12月期間,*ST聆達關聯方通過預付款、工程定金轉移、存單擔保貼現資金轉移、采購資金轉至個人賬戶等多種方式占用公司資金,累計資金占用金額達6560萬元,占*ST聆達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9.95%。

這些資金占用行為未履行相關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部分占用情況也未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

其二是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事項。

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ST聆達及全資子公司金寨嘉悅、格爾木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發生多筆違規對外擔保,包括金寨嘉悅兩次以3000萬元存單為天津首宇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擔保、為*ST聆達時任董事長王明圣等5000萬元借款提供連帶擔保。*ST聆達連續12個月違規對外擔保,累計金額1.26億元,占*ST聆達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9.10%。

這些擔保事項均未履行上市公司相關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部分擔保也未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

有鑒于此,*ST聆達及時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兩人合計被罰500萬元。其中,上市公司*ST聆達被罰100萬元,兩位時任高管各被罰200萬元。罰款力度之差異,也體現監管對“首惡”的嚴懲態度。

與此同時,*ST聆達同日收到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其還存在三項信披違規:未及時披露金寨嘉悅停產;2023年年報未對金寨嘉悅二期項目做減值測試、未披露設備預付款損失風險;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與關聯方安徽晶飛科技合作,未及時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ST聆達近年來業績承壓明顯,2016年以來,多年處于虧損狀態,2024年虧損高達9.50億元。2025年4月25日,因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其被實施*ST。*ST聆達重要子公司金寨嘉悅新能源(主要負責電池片生產)目前仍處于停產狀態,這也對*ST聆達的持續經營能力構成了重大挑戰。

不過,一個積極信號正在出現:*ST聆達被關聯方占用的大額資金,在監管部門的強力介入下已經全部追回,同時也解除了全部1.26億元的違規擔保。

資金占用“零容忍”,陽煤化工收150萬罰單,控股股東被罰400萬

近期,因資金占用問題收到監管重罰的上市公司并非個例。除*ST聆達外,陽煤化工也于9月11日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不過,與*ST聆達涉及的關聯方資金占用不同,陽煤化工的違規問題指向控股股東資金占用。據悉,2021年4月至6月期間,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陽集團”)持有陽煤化工24.19%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明,2021年4月16日與6月30日,華陽集團在未取得陽煤化工同意的情況下,通過直接劃轉方式,將后者賬戶內11.26億元資金轉至自身賬戶。該筆資金占陽煤化工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7.74%,構成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陽煤化工在2021年半年度報告及2021年年度報告中,未按規定披露上述違規情況,存在重大信息披露遺漏。

針對這一行為,山西證監局作出處罰:對陽煤化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50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至80萬元不等的罰款,合計罰款400萬元。

陽煤化工原控股股東華陽集團被罰力度更大,華陽集團及主要責任人員合計被罰690萬元,其中,華陽集團400萬元,華陽集團負責人200萬元,負責賬戶管理、頭寸調度和資金劃轉的具體執行人90萬元。

除行政處罰外,上交所也于同日針對此事追加紀律處分:對華陽集團及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對陽煤化工及相關人員予以通報批評。

近年來證監會持續強化對資金占用行為的監管,特別是2024年4月出臺的退市新規,將未按期償還的資金占用作為規范類退市情形,對限期不改的公司堅決退市,大股東資金占用行為得到明顯遏制。從資金償還實際進展來看,截至2021年9月30日,陽煤化工被占用的11.26億元已全部歸還。

隨著監管強化,違法公司即使退市,其被占用資金也須“全額追繳、照還不誤”。早前的退市龍宇案例中,其實際控制人曾涉及占用公司8.82億元非經營性資金——盡管退市龍宇已于2025年7月摘牌,但實控人仍通過股份質押等方式籌措資金,目前已歸還4億余元,剩余約4.8億元的追繳工作仍在推進中。

監管步入“快車道”,立案到處罰最短僅2個月,資金占用無處藏身

在近期資金占用相關處罰案例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從上市公司收到《立案告知書》,到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再到最終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整個監管處理周期明顯縮短,監管效率顯著提升。

以*ST聆達為例:其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僅9個月后,即2025年8月26日,公司及相關當事人便收到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而從《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到《決定書》的最終落地,耗時更短,僅用半個月。2025年9月12日,*ST聆達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了大連證監局出具的《決定書》。整體計算,*ST聆達從被立案到最終收到處罰決定,總用時不超過10個月。

與*ST聆達較為相似的是ST銀江。2023年至2024年6月期間,ST銀江及子公司在實際控制人指使下,以支付往來款、員工借款等多種方式,與控股股東及其控制企業發生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從《立案告知書》到《事先告知書》,ST銀江的用時不到8個月;而從《事先告知書》到《決定書》,用時更是壓縮至6天。

相較于上述兩家公司在“事先告知書到決定書”階段的短耗時,陽煤化工的監管處理快節奏在“立案調查到下發告知書”環節更為突出。

2025年6月25日,陽煤化工及其原控股股東華陽集團同日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僅7天后,即2025年7月2日,陽煤化工便披露收到山西證監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至2025年9月11日,其公告收到山西證監局的《決定書》,標志著處罰正式落地。這意味著,陽煤化工從被立案到拿到最終處罰決定,全程僅用了兩個多月,監管處理效率較前兩家企業進一步提升。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亚洲日韩α√在线 | 日本在线视频中文有码 | 尤物在线官方网站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亚洲一个色中文字幕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