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焦文娟 杭州報道
繼SUV和轎車之后,鴻蒙智行終于將觸角伸向了中國市場較冷門的品類——旅行車。
9月16日,鴻蒙智行與北汽合作的第二款車型享界S9T正式亮相。新車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30.98萬~36.98萬元。根據鴻蒙智行披露的數據,享界S9T上市1小時大定突破5000輛。
為了保證交付,北汽透露,目前享界工廠已達到每兩分鐘下線一臺新車的生產節奏。
而對鴻蒙智行來說,享界S9T不僅補全了鴻蒙智行全品類布局的一塊空白,更試圖重新激活一個在中國市場尚未真正爆發過的細分市場。
選擇旅行車作為突破口的邏輯看似矛盾卻充滿機會:一方面,中國旅行車市場規模是真正的小眾市場,目前暢銷的車型僅有蔚來ET5T;另一方面,正是這種未被充分競爭的市場,給了科技賦能最大的改造空間。
頗具意味的是,同一天上汽奧迪也推出了AUDI品牌首款旅行車E5 Sportback。兩家車企同時押注旅行車賽道,這也意味著小眾賽道也并不是藍海。
華為的底氣來自技術降維。享界S9T首發搭載ADS4.0智能駕駛系統,9月21日即可交付。“我們的目標把每一個界都打造成六邊形戰士。”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說。
補上“旅行車”拼圖,鴻蒙備戰產品大年
今年是鴻蒙智行的產品大年,目前,鴻蒙智行已經推出了問界M9、享界S9增程、問界新M5 Ultra、問界M8、全新智界R7和S7以及尊界S800等新車,布局20萬元到百萬級市場,覆蓋轎車、行政轎車及SUV車型。加上本月下旬即將上市的尚界H5和全新問界M7,鴻蒙智行旗下全系品牌已經實現改款或新車上市。
(發布會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焦文娟/攝)
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旅行車在鴻蒙智行產品圖譜中是一片空白。旅行車需要兼顧轎車的駕駛質感與經濟性,以及SUV的裝載能力。過去,從市場需求挖掘到最終產品定義,具備技術先發優勢的歐美燃油車品牌主導了這一細分市場的發展。
這一點,從旅行車至今仍被廣泛稱為“瓦罐車”(即英文“Wagon”的音譯)便可窺見其影響。沃爾沃在1953年推出了杜埃特 (Duett)車型,成為現代旅行車雛形。
但在中國市場,旅行車長期陷入認知困境:比空間不如SUV直觀,比價格又因進口身份居高不下。傳統旅行車往往比同平臺轎車貴5萬元以上,卻始終難以突破小眾圈層。自2023年6月上市以來,蔚來ET5T下線車輛已經達到10萬輛。而根據賽力斯披露的數據,問界新M7系列2024年全年交付近20萬輛。
小眾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對鴻蒙智行來說,市場教育始終是最大變量。此前大眾、沃爾沃等品牌多次嘗試培育中國旅行車市場,均折戟沉沙。
華為的破局點則可能在于其獨有的用戶生態。高粘性的用戶基礎,為推廣非主流車型提供了試錯空間。
享界S9T是“五界”首款旅行車,聚焦智能出行場景,更強化續航與智能化體驗。
余承東在現場介紹,享界S9T提供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其中享界S9T增程版配備37kWh及53.4kWh電池包,CLTC純電續航里程最長可達354km,滿油滿電CLTC續航里程最長可達1305km;純電版則配備100kWh電池包,CLTC綜合續航里程可達801km,與蔚來ET5T相比,享界S9T的續航則多了91km。
智駕層面,享界S9T上市即搭載HUAWEI ADS 4輔助駕駛系統,車頂配備有華為192線激光雷達,車身四周擁有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擁有全向感知能力。
在座艙端,享界S9T搭載了華為百萬像素智慧投影大燈、16.1英寸智能中控屏、12.3英寸副駕娛樂屏和全新MagLinkMini控制屏等超十屏智能座艙。
但這樣一款被團隊視為“領先于時代”的產品,從構想走向立項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在發布會上坦言,雙方團隊曾對享界S9T的開發難度和市場定位存在猶豫與爭論。在最后一次立項會之前,余承東向他明確提出,希望推動S9T正式立項。張建勇最終說服內部團隊的理由直白:“余總是地表最強的產品經理,我們要堅決相信余總。”
從預售小訂4萬輛的結果來看,這一判斷似乎得到了初步驗證。“所以支持享界S9T,就是支持余總,”張建勇總結道。
某種程度上,北汽正將打造爆款的賭注押在余承東個人的產品判斷與號召力上。張建勇甚至直言:“享界S9T賣爆的時刻,就是余總再次封神的時刻。”
然而在“五界”陣營內部,享界目前仍處于品牌認知建立與用戶積累階段。對于享界品牌而言,定位相對小眾的S9T能否真正帶動銷量復蘇,仍待觀察。
據鴻蒙智行披露的數據,享界S9在6月單月交付量為4154輛。這一成績放在鴻蒙智行旗下多個品牌中并不算突出——作為對比,6月,問界M8的交付量超過21185輛;智界的新R7和S7上市22天大定突破2.5萬輛。
200億元、親自點將,華為資源導入加速
在享界新車上市前一日,華為與北汽同步官宣,雙方合作進一步升級。這一動作被業內視為華為與北汽推進智選車模式走向“深水區”的信號。
(北汽董事長張建勇在現場發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焦文娟/攝)
張建勇在發布會上透露,北汽預計在未來三年投入200億元專項資金以支持享界,資金主要聚焦四大核心領域——設計、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品質安全。
不僅如此,北汽還組建了享界事業部,并以“戰略共同體”模式推動跨團隊協同,實現從產品定義、研發到銷售服務的全鏈路閉環管理。
張建勇在發布會上透露,為了組建享界專屬團隊,北汽董事長張建勇和余承東親自點將。“這不是拉個群就干活,是全鏈路打通,從研發、制造到營銷,全面引入華為領先的數字化系統,不分華為還是北汽,只有享界。”張建勇說。
此前問界產品負責人彭磊已經調任享界操盤新車定義和營銷,并于7月14日公開預熱鴻蒙智行首款旅行車享界S9T。公開信息顯示,彭磊在智能座艙領域擁有十余年經驗,曾主導打造問界新M7、M9及M8等多款爆款車型,在華為內部被視為“從未失手”的關鍵人物。
為確保產品的高端定位,享界還在正在構建獨立專屬的制造與供應鏈體系,同時建立雙重復核質檢體系,保障每臺交付車輛達到高位標準。
渠道方面,享界已經在5月召開了招商會,籌備享界獨立的銷售服務渠道。
合作模式深化也帶來利潤分成重構。天風證券此前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北汽成立獨立的享界事業部,雙方合作模式由代工轉向利潤分成,合作模式持續深化。
不僅享界如此,8月7日,華為與奇瑞簽署了智界戰略合作2.0協議。華為將全面主導智界,實現產銷服一體化運營,而奇瑞將智界列為"第一優先戰略項目"。雙方將投入超百億元,組建5000人研發團隊來服務智界品牌。
目前,智選車合作邁入2.0階段,華為正將研發、供應鏈、銷售等全體系資源加速導入合作品牌。對傳統車企而言,能否抓住華為從技術到渠道的全體系賦能,已不僅是產品創新的問題,更關乎主機廠如何重新定義自身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