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余紀昕
隨著2025年中報季結束,9月一批未能對上半年財報"按時交卷"的發債企業浮出水面。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規定,半年報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兩個月內編制完成并披露,即每年的7月1日至8月31日。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在48家未能按期披露半年報的發債主體中,多達15家發債人提到審計程序相關問題,這一“審計環節梗阻”因素本次占到31.25%的比例。
具體理由包括:往年報告未完成審計披露、管理團隊無法獲取準確財務信息、審計范圍擴大、未能聘請年報審計機構、發現半年度財務數據問題需重新核定、需更多時間整理資料、財務崗位人員缺失,以及原審計機構解約后難以匹配新機構等理由。
經營不確定性因素亦是導致未能按時披露報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48家發債主體中,有13家公告提及自身或關聯方正進行債務重組、合并重整、破產清算或重整計劃執行等工作。
例如,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債券“18中民G2”)于8月29日公告稱,因公司正全力進行債務重組等相關工作,預計2025年半年度報告將晚于8月31日披露。就在上月,中國民生投資還公告稱,因未能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且至今仍未能完成披露,于2025年8月4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決定書,對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公開譴責的決定。
在相關披露工作仍在持續推進的同時,這些發行主體的最新經營與財務健康狀況還將在下一階段大概率還將受到投資人士的密切關注。
農信系統改革延期披露財報
聚焦其中的金融類發債主體,保險機構方面:百年人壽、國華人壽和合眾人壽三家公司同在8月29日發布公告宣布延期披露財務報告。
具體來看,百年人壽(相關債券有“19百年人壽”)表示,為確保信息披露為確保所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決定延期披露2025年上半年度報告及償付能力報告;國華人壽(相關債券“21國華人壽01”)稱,因其母公司天茂集團尚未完成定期報告編制工作,為保持信息一致性,無法單獨披露半年度報告;合眾人壽(相關債券“21合眾人壽”)則表示,基于公司實際情況,為保證信息披露質量,決定延期披露2025年二季度報告及償付能力報告。
值得關注的是,地方農信系統改革依然是本次部分金融機構推遲發布財報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多地農信系統改革有所“提速”,出于中小銀行化險、區域金融改革等考慮,銀行業兼并重組潮涌起,“減量發展”成趨勢,成為了行業抵御風險、筑牢經營基礎的關鍵舉措。
記者據公開信息梳理發現,幾家發債農商行因不同原因延遲披露2025年半年度財務報告。比如8月27日,長春農村商業銀行(相關債券“20長春農商二級01”)公告,因根據省農信系統統一規劃推進改革工作,不能于8月31日前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報告。
8月29日,幾家銀行集中發布類似公告。長春發展農村商業銀行(相關債券“21長春發展農商二級”)、延邊農商行(相關債券“17延邊農商二級03”)、吉林榆樹農商行(相關債券“22榆樹農商行二級資本債01”)、吉林蛟河農商行(相關債券“17蛟河農商二級01”)均表示:因“根據省農信系統統一規劃推進改革工作”,無法按期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報告。
同日,內蒙古呼和浩特金谷農商行(相關債券“21金谷農商永續債”)公告稱,因“推進新設合并組建內蒙古農商行工作”,無法披露同期報告。遼寧農商行(相關債券“16遼東農商二級”)則表示,因吸收合并遼寧新民農商銀行等36家農村中小銀行機構,并承接其清產核資后的有效資產、全部負債、業務、網點和員工,根據統一工作部署,本行資產及資本結構仍面臨調整,無法全面、客觀反映合并后整體經營狀況,因此不能按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信息披露報告。
此外記者注意到,吉林九臺農商行(相關債券“21九臺農商二級”)于8月20日公告,因需更多時間收集整理資料以完成2024年度審計,將延遲披露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中期業績?;仡櫞饲埃越衲?月12日起,該行H股于港交所停牌至今。7月3日公告顯示,待H股要約成為無條件后,該行將根據上市規則申請退市。公告內容還提到,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擬以每股0.7港元要約收購所有H股,若完成收購并獲批準,九臺農商銀行將申請退市。該行還于8月25日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虧損約8.98億元,主因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
經營“轉身”挑戰仍在
具體來看,曾經的汽車經銷商“一哥”——廣匯汽車和其相關公司共三家企業在4月底推遲去年年報發布后,又于近期繼續推遲2025年中報的披露工作。
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廣匯汽車”,相關債券有“廣匯轉債”等)和廣匯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匯有限”,相關債券有“24廣匯汽車PPN002”)分別于8月19日及22日公告,2024年會計年度期后被取消廠家授權店面較多,其中在6、7月被集中取消授權的占比較大,造成店面法定代表人、財務人員離職及更替,短期內無法完成函證、企業信用報告授權等必要審計程序;各項減值測試均需聘請外部機構對取消廠家授權的店面進行專業資產評估,所需時間較長。并表示,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中期報告預計披露時間不晚于2025年11月28日。
8月29日,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債券有“22廣匯實業MTN002”)亦公告推遲披露財報,表示:因廣匯汽車預計將繼續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半年度報告,且廣匯汽車是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重大?;谥斏骺紤],公司將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2025年一季度財務報表及2025年半年度報告。
回顧上半年,今年2月,廣匯有限旗下“24廣匯汽車PPN001”發生首次公開違約,涉及金額10.78億元,一度引起市場對汽車經銷商行業所面臨經營挑戰的關注。步入下半年,廣匯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8月7日公告提到,“H21汽車1”和“H23汽車1”仍未償付本息,將繼續停牌。8月8日,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公告,“匯車退債”將于2025年8月18日付息,但部分投資人尚未完成確權;確權申請將于2025年8月12日至15日暫停受理,未確權債券后續繼續辦理。
同樣受到市場較高關注的中航工業產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產融”,相關債券有"22產融Y2、23產融04"等)?;仡櫳习肽?,因控股股東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及債券自3月28日起停牌;4月23日公告債券摘牌議案未獲通過,交易所債項于4月24日復牌。繼4月底推遲去年年報發布后,中航產融于8月29日公告稱延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但本次公告中并未對具體原因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