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9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擴大服務消費有關政策措施。《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已于9月16日公開發布。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孔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還會出臺住宿業高質量發展、鐵路與旅游融合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組合拳”。初步統計,圍繞建立服務消費“1+N”政策體系,相關部門目前已經出臺了30多項政策文件。
盛秋平表示,要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放開相結合,圍繞對外開放“做加法”,又針對對內放開“做減法”,通過對外開放、對內放開,吸引更多優質服務消費資源進入,解決供給側優質服務短缺問題。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5萬美元左右時,消費結構將加快從商品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轉變。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3萬美元,服務消費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措施》提出5方面19條具體任務措施,涉及文博場館、體育賽事、教育培訓以及中高端醫療、休閑度假等多個行業,涉及的服務消費行業將迎來政策利好。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現場 本報記者 周慧/攝)
評選50個消費新場景試點城市
《措施》提到,開展“人工智能+消費”典型應用案例推薦,持續打造信息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熱點。盛秋平表示,新型服務消費正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商務部持續深化數字消費提升行動,支持相關企業搶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機遇。5G、物聯網、大數據、綠色低碳、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消費領域加快應用。現在人工智能終端正走進千家萬戶,“人工智能+消費”正在興起。
2025年,智能終端應用在加速落地。8月,在北京亦莊的2025年“E-TOWN機器人消費節”上,機器人相關產品及區內商圈總銷售額突破3.3億元,售出機器人及相關產品超19萬臺,16天內,店內高端人形機器人等百萬級訂單頻出,100萬元以上訂單占比達25%。同月份,全球首家智能機器人4S店及機器人主題餐廳也在北京亦莊正式向公眾開放。
9月,在北京和常州的會議活動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都遇到了來自上海的氦豚COFE+咖啡機器人,正為參會人員提供咖啡服務。上海氦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銷售人員馬良表示,這款可制作現磨咖啡的機器人主要應用于酒店餐飲及會議活動等場景,目前已售出數百臺至海外市場,尤其在人工成本較高的地區表現出了顯著適應性。
“我們的設備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售賣了近1000臺,海外市場占比約80%,其中歐美市場占比70%。”馬良表示,2025年銷售到海外的設備已有300多臺。
在2025年服貿會上,體育服務、旅游服務展館,AI+科技均是最大的亮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體驗了多項AI+體育、AI+文旅的沉浸式體驗。橙獅體育(原阿里體育)CTO彭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橙獅慧影Smartshot已部署超過120片場地,累計通過人工智能生產了超過1000萬條視頻和近5萬份數據報告。憑借算法支持鷹眼判罰和回放,為上百場比賽、共計1.2萬場對陣提供了支持。
孔德軍在發布會上透露,下一步,商務部將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在全國選擇50個左右人口基數大、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好的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城市,增加優質消費供給,創新和豐富多元化消費場景,推動新的消費業態不斷涌現、消費活力進一步提升。
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放開
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4月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多措并舉擴大服務消費》提出,全面看待擴大服務消費的機遇和挑戰、準確把握擴大服務消費的原則要求、著力抓好擴大服務消費的重點工作。2024年,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6.1%,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增長空間。擴大服務消費,有利于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打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消費的重要引擎。
《措施》提到了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支持將更多服務消費領域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放寬中高端醫療、休閑度假等領域市場準入,減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民營資本進入。
盛秋平在發布會上介紹,要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放開相結合。《措施》一方面圍繞對外開放“做加法”,提出“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支持將更多服務消費領域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持續優化外國人來華簽證政策和通訊、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培育面向國際的醫療、會展等市場”等措施。
另一方面,又針對對內放開“做減法”,提出“放寬中高端醫療、休閑度假等領域市場限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民營資本進入”。通過對外開放、對內放開,吸引更多優質服務消費資源進入,解決供給側優質服務短缺問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提高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入境游客1.3億人次、總花費942億美元,分別較2023年增長60.8%、77.8%。伴隨入境游的顯著增長,國內機場、在線旅游平臺等相關服務主體也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全力為國際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消費體驗。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在發布會上表示,將持續提升入境旅游服務便利化水平,開展“你好!中國”國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廣及“歡樂春節”等活動;落實好離境退稅政策,推動在境外游客集聚區域增設退稅商店,吸引更多境外游客來華旅游、購物。最近指導有關出行平臺上線文旅場景退稅商店的位置信息,目前已在上海率先投入應用。
9月中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瑩在2025年服貿會上介紹,目前,首都機場有英文版的小程序和APP,官方網站可以提供中、英、日、韓四種語言顯示,還可以給旅客提供航班查詢、服務預約、旅游咨詢等43項功能;240小時免簽的政策實施以后,針對這部分旅客,首都機場還提供了單件三日內免費寄存行李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