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潔 實習生張星雨 報道
剛剛開學的秋季新學期,很多幼兒園孩子的家長都發現,他們繳納的費用中少了一筆。
這就是被免除的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的保育教育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家幼兒園和相關家長,均表示相關政策已經執行。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是保教費全免的,家長對此很滿意。”一家位于重慶市南岸區的公立幼兒園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該幼兒園生源不少,是“通過抽簽入學”,“相比民辦幼兒園我們更優惠”。
和公辦幼兒園全免相比,民辦幼兒園會按照相應標準減免。“我們收的保教費一個月700元,我們是三級幼兒園,每個月減免400元,相關政策已經落地了,家長反響還不錯。”一家民辦幼兒園童園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9月中旬,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介紹,今年,國家財政安排200億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
從地方來看,8月底到9月初,多地也在發布相關的落地政策。不過,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偏差,比如一些地方的幼兒園對于超齡兒童是否減免保教費產生疑惑。
“國家的政策是針對學前教育所有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不管6歲還是7歲,只要是上幼兒園大班,這些孩子都享有保教費免費的權利。”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記者表示。
地方落地“保教費減免”
近日、山東、海南、黑龍江、青海、遼寧、內蒙古等地都發布了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實施方案,對幼兒園大班免除保教費做了詳細規定。
比如,遼寧提出,按照強化普及普惠、穩妥有序推進、加大政府投入、經費合理分擔的原則,將逐步免除學前教育保育教育費,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
海南提出,一方面,實現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免費“全覆蓋”,2025年秋季學期起,所有公辦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的保育教育費全額免除;另一方面,兼顧民辦園適齡兒童權益,各市縣參照同類型公辦園免除水平,對經教育部門批準設立的民辦園適齡兒童,分類細化保育教育費減免標準。
相關方案的重點是規定補助資金的問題。比如,山東提出,對因免保育教育費導致幼兒園收入減少的部分,按照幼兒園隸屬關系,由同級財政部門會同教育部門根據享受政策在園兒童人數、所在地保育教育費生均實際收費水平等情況予以補助,所需資金由各級財政按比例分擔。
具體來看,此項政策惠及山東約77.47萬名兒童,省級財政將統籌安排7.2億元補助資金,支持政策落地。
青海提出,省級財政、教育行政部門參考各地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及在園幼兒人數,逐縣核定公辦幼兒園免除保育教育費生均財政補助標準。省級財政、教育行政部門定期對各地政策實施等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研究調整生均財政補助標準,評估周期不超過3年。
黑龍江提出,對于幼兒園因免收費減少的收入,由所在市縣政府或軍區、農墾、油田等幼兒園舉辦單位予以補助;民辦幼兒園收費中超出政府補助的部分,可繼續向兒童家庭收取。
“我家孩子上的是私立幼兒園,目前是每個月優惠600元。公辦是全免,但是附近沒有公辦幼兒園。”家中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陳阿姨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減免保教費政策已經落地了,”一家民辦幼兒園相關負責人羅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是一級幼兒園,每個月按照規定來減免,家長對此也沒有什么疑惑。”
不過,從各地發布的信息來看,幼兒園大班保教費減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理解偏差。比如,一些地方的幼兒園對于超出6周歲的兒童是否享受學前教育減免政策產生歧義。
在四川省瀘州市問政平臺上,9月14日有家長詢問:“我家兒子今年9月1日前滿的6歲。這學期開學我們便決定讓他在區內一家私立幼兒園再就讀一年大班……但現在幼兒園那邊說我兒子超齡了,有可能不能享受這項減免政策。”
此外,據當地媒體報道,貴州普定縣一些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此前因超過歲數,尚未享受幼兒園大班保教費免除政策。9月15日,經充分對接,當地提出對于6周歲及以上(有緩學證明)就讀幼兒園大班的必須減免。當日普定縣教育局召開工作會議,要求涉及幼兒園必須立即按照上級政策進行清退,及時糾正對政策理解的偏差。
在執行過程中,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部分民辦幼兒園或許會選擇“先預收后補退”的政策。
在問政四川網站上,有南充市網友在9月12日留言:9月1日,我的孩子在南部縣民辦幼兒園進入大班,保教費已全額收取,學校回復未收到領導部門減免保教費的通知。《意見》規定,民辦幼兒園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幼兒園免除水平,相應減免保育教育費,為何至今沒有執行?
目前來看,由于免除標準一般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執行,各地制定具體減免方案和執行速度有快有慢。
如何保障“免費不降質”?
針對幼兒園大班,公立幼兒園保教費全額減免,民辦幼兒園則相應減免。
童園長表示,她們是三級幼兒園,每個月保教費減免400元,原來會收取700元,扣除后每個月還會收取300元保教費。“我們這里的政策是,一級減免600元,二級減免500元,三級減免400元。”
不過,不止一家民辦幼兒園在采訪中表示,盡管已經給家長減免,他們相應的補助款“尚在申請中”。
童園長表示,她們幼兒園已經給家長減免保教費,但幼兒園還沒有收到減免的補助款。“我們壓力挺大的,但是要享受地方政府的補貼就只有等了。”
一家高價幼兒園的老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她們是一級幼兒園,對家長已經實施了相應的保教費減免,但補助款仍然“在申請中”。“不過由于我們收費比較高,選擇我們的都是看重教學質量,所以我們有自己的優勢,還是能保證生源的。”
目前,一些地方對資金撥付流程進行了規范。比如,山東提出,省財政廳根據中央資金撥付情況,會同省教育廳按時分配下達中央和省級應承擔資金。各級財政、教育部門收到省以上資金后,要足額落實應由市縣承擔部分,按照幼兒園隸屬關系,由同級財政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及時撥付。
“對于民辦幼兒園保教費減免,當前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減免標準是什么?因為公辦園的處理方式很簡單,就是原來繳納多少現在減免多少,但是原來公辦園的收費也存在不同等級,之前有的收兩三百元一個月,有的收五六百元,有的收八九百元,等級更高的幼兒園無疑減免更多。第二個就是免費學前教育需要財政部門更多投入。”熊丙奇表示。
熊丙奇進一步表示,地方免保教費的資金投入,是否會影響地方對于幼兒園師資建設和基礎設施投入,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現在必須要防止在推進免費的同時,幼兒園建設質量惡化。
目前多地都提出,要“免費不降質”。比如,湖北提出,為確保免費政策順利實施,財政部門將根據幼兒園因免費導致的收入減少情況,結合在園兒童人數和當地實際收費水平等因素予以補助,并建立了中央、省、市縣按比例分擔的保障機制,確保“免費不降質”。
海南也強調“免費不降質”,明確不得因推行政策降低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或財政補助標準,確保辦園質量不打折扣。
這背后都需要加強經費的投入。比如,山東提出,各級財政、教育部門要堅持保基本、保普惠,進一步健全完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嚴格落實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財政補助省定標準,提升幼兒園運轉保障水平。
廣東省教育廳提出,2019年,廣東建立起學前教育生均經費撥款制度,對公辦幼兒園撥付生均公用經費,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參照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給予經費補助。目前生均撥款標準為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實施免保育教育費后,繼續執行幼兒園生均撥款政策。
熊丙奇表示,需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在地方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一些地方開始推進公辦幼兒園合并,另外就是民辦幼兒園生存問題,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改善幼兒園布局,提高幼兒園質量,需要加強經費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