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 施詩、李依農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7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至4.25%。美聯儲最新點陣圖顯示,將年內降息次數預測由2次上調至3次,除本次降息外,預計今年還將再降息兩次。
在美聯儲宣布降息之后,亞太市場表現活躍。股市方面,日本、韓國股市再創(chuàng)新高;外匯方面,亞洲本土貨幣沖高。事實上,今年以來,亞洲市場備受全球投資者青睞。2025年迄今,MSCI亞太指數已上漲逾20%,而標普500指數漲約12%。
惠譽解決方案旗下CreditSights亞洲策略主管曾竹君在接受南方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資金流入亞洲市場與全球投資者在尋找美股之外的投資選擇有關。盡管美國股市和債市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可能仍然是全球最佳,但投資者正在尋求多元化配置,因為對美國制度安排的可信度以及美國資產收益的整體特殊性有所擔憂。
此外,由于美元走弱,亞洲貨幣也成為投資選擇之一。EPFR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流入亞洲本地貨幣市場的資金規(guī)模已接近年初資產管理規(guī)模的30%,對此,曾竹君向記者解釋稱,去美元化、投資多元化需求以及對亞洲貨幣升值的預期,是推動資金涌入亞洲本幣債券市場的主要動力。
她認為,在美聯儲已經進入寬松周期的背景下,預計資金可能會繼續(xù)涌入亞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