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常州報道
繼高鐵、核電之后,特高壓直流輸電正成為我國“走出去”的一張重要名片。
在我國首個海外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2019年建成投運的巴西美麗山二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換流閥及直流測量等核心設備都來自常州博瑞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瑞電力”)。
作為全國最大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制造基地,常州在變壓器、電力電纜、直流輸電領域位居行業領先地位,擁有上上電纜、華朋集團、安靠智電、博瑞電力等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從常州出發,以博瑞電力為代表的新型電力裝備企業,也代表中國特高壓技術走出國門。
特高壓直流輸電打造出海名片
特高壓直流輸電是解決大容量、遠距離輸電及電網互聯的重要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多個重大工程項目中。
目前,國內建成了23個特高壓直流工程,博瑞電力為其中19個提供了核心裝備。
其中,在世界最高電壓等級——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博瑞電力提供了1100kV特高壓換流閥。換流閥負責實現交流電與直流電之間的轉換,是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的“心臟”設備。
博瑞電力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吳繼平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建設了多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通過多個重大項目的實踐,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還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吸引了許多國家選擇中國廠商參與特高壓直流項目。
如在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特高壓直流輸電二期項目中,常州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電常變”)也提供了14臺±800kV特高壓換流變。
除了新建項目,許多國家在現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改造中也傾向于選擇中國廠商。
如在2024年,博瑞電力實施了我國首個海外高壓直流工程換流閥改造項目——巴西伊泰普水電站±600kV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改造項目。
該工程原本由西方老牌電氣強企ABB提供裝備和技術。針對已運行40年設備原站址改造的需求,博瑞電力結合閥廳情況首創了“外支撐+內懸吊”全新型立式閥塔,閥塔尺寸較典型結構壓縮30%,接口與原系統成功兼容,為老直流輸電系統延續新生。
通過國際合作,博瑞電力、西電常變等常州企業也將“常州制造”推向世界,進一步鞏固了常州在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制造領域的重要地位。
特高壓柔直應用加速
隨著風光新能源在電網中的占比不斷提高,新能源發電出力的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對電網穩定性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
東吳證券研究指出,截至2025年5月,我國風光電源裝機約16.5億千瓦,占電源總裝機的46%,風光大基地仍需特高壓承擔遠距離輸電的重責。
柔性直流輸電應運而生。柔性直流(VSC)是以IGBT等全控型電力電子元件為換流閥核心器件的直流輸電技術,其易于實現電能大規模匯集和風光儲多源互補,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并網與送出的最佳解決方案。
2024年開始,我國對于特高壓柔直技術的應用開始加速。當年7月,全球首個特高壓柔直工程——甘肅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柔直工程開工建設。
博瑞電力也參與了粵港澳大灣區直流背靠背東莞工程。這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其使用的新一代柔性直流輸電系統以及選相分合閘裝置等核心裝備,均由博瑞電力提供。
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作為“國家名片”成功走向世界的同時,特高壓柔性直流技術也在加速“走出去”的步伐。中國企業通過參與歐洲海上風電并網、東南亞島嶼供電等項目,推動特高壓柔直技術適配不同國家的電網需求。
圍繞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博瑞電力還在加快構網型儲能系統、智能抽蓄、柔性低頻輸電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構網技術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近年來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博瑞電力董事長嚴偉表示,博瑞電力率先成功研制構網型儲能、構網型SVG和靜止同步調相機等技術裝備,以構網型技術支撐新型電力系統。